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作为应对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2013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提出继续依托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细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的区域。
从“八五”时期算起,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历了5个五年计划,可如今在最可能接受它的北上广,人们仍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而业内对于补贴资金拨付形式、电池等硬件技术等仍然存在极大争论。
对于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如何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近期本刊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
作为世界电动车协会创始人和轮值主席,陈清泉也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世界“电动车三贤士”之一。他同时也是多家世界著名企业这一领域的顾问。
此次专访中,陈清泉院士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深陷非技术原因造成的泥潭之中。
不该拿纳税人的钱补贴汽车老板
记者:你如何评价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
陈清泉:中国的电动汽车从“八五”开始列入国家计划,从“十五”开始明显加大投入,直至现在。在我看来,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正处在产业化的前夕,或者说处于孵育期走向成长期的重要转折点。
此时,最重要的是中央政府应有一个正确的政策,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代表老百姓的利益。电动车的发展对中国的能源、环保有好处,当然,这需要电动汽车发展到一定数量。
电动车的功能、生产过程、产业链和传统汽车不一样,不能用传统汽车的眼光来看。
电动车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是移动的储能器,如何充分发挥它的储能效果,对电网、电池寿命有利,非常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