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老百姓的理念也要改变。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他们用很多精力忽悠政府,获取政府补贴,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攻克核心技术上。这种投机取巧的观念要转变。
至于老百姓,很多人认为汽车是身份的象征,外国最好的跑车来中国参加车展,很快就会卖掉。老百姓的观念也要转变,要适度消费,环保消费。
记者:国家应该出台怎样的政策,才能有效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陈清泉:现在的政策比较笼统,都是口号性的政策。因为各部委之间争论不休,意见不一致,只能采取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政策,只能是笼统的。
希望以后颁布的法规能够更加细化、具体化。现在尤为迫切的,是让政府放开经济型电动车市场,为其发放牌照,让其上路。
要与中国能源状况更好结合
记者:企业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陈清泉:最大的挑战还是市场、生存问题。主流车企生产出来的电动汽车没人买,有的电动车有市场,但得不到政府认可。
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同性质的汽车厂商有不同的态度。有些主流央企只是做个样子,确保在车展上有自己的电动汽车型号,而不积极想办法拓展市场。
汽车厂商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怎样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有些央企干脆直接去买。我不反对直接购买技术,不过买了以后要学韩国,要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