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0引言
随着基于相量测量单元(PMU)的电力系统广域测量系统(WAMS)在技术上的逐渐成熟,以及在省级以上电力调度中心的普遍应用,PMU/WAMS已经成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在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完成了WAMS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简称“D5000系统”)的集成;此后,该系统快速推广到其他省级及以上调度中心,标志着中国的WAMS建设重点从专用独立系统向一体化应用系统的转换.与国外相比,国内在PMU/WAMS应用上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1)PMU布点数量多、监测范围广.至2013年底已有2500个厂站安装有PMU,包括了500kV及以上变电站、220kV重要变电站、主力发电厂和新能源并网汇集站.
2)WAMS主站数目多、规模大.目前已有39个省级及以上调度中心建设了WAMS主站,采集了相应厂站大部分的高压侧或发电机机端量测.
3)将PMU扩展应用于发电机转速和内电势角的测量.
4)首先将PMU/WAMS应用于发电机一次调频、自动发电、励磁系统等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并实现了大规模的成功应用.
5)首先工程实现了WAMS主站系统的互联,提出并实现了WAMS主站间的协同低频振荡分析和故障分析.
6)首先工程实施了利用WAMS的基于高压直流输电的低频振荡阻尼控制和基于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低频振荡阻尼控制.
现阶段,国内PMU/WAMS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对于PMU/WAMS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新的或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对PMU/WAMS当前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
介绍,对目前PMU/WAMS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简要分析,并对PMU/WAMS今后的研发方向给出了建议.
1、电力系统WAMS发展现状
1.1WAMS在D5000系统中的集成
WAMS与SCADA、保护和故障信息系统等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研发的D5000系统中实现集成.根据D5000系统的系统架构,传统WAMS功能模块可分为基础模块和应用分析模块:其中基础模块包括WAMS前置采集、时间序列实时数据库和时间序列历史数据库,包含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基础平台(简称“D5000平台”)中,时间序列数据库通过对动态数据采用专门的数据存储模型以发挥最佳的数据查询和存储性能;应用分析模块包括电网运行动态监视、在线扰动识别、低频振荡监视分析和并网机组涉网行为在线监测等4个功能模块,构成电网运行动态监视与分析应用,其归属于D5000系统的实时监控与预警类应用.电网运行动态监视与分析应用在检测出电网发生故障或低频振荡事件时,会将告警信息推送给D5000系统的综合智能告警应用,作为电网综合事件分析的动态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