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4月16日,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全省首条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
早在2024年12月,国网山西电科院就针对性地开始了配网自适应的验证研究,经过方案设计和论证,在2025年3月开始进行自适应智能型FA真型试验。实验为期一个月,项目团队经过多次严格测试,深入分析了开关动作逻辑的性能表现。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室主管李冠良表示,结合试验中发现的问题,项目组进行了多轮优化改进,实现了就近隔离式和逐级重合式在多个场景和条件下的测试全部通过,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测试完成后,晋城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将成果投入应用。通过带电作业的方式,该公司共更换、新装三遥开关7台,最终使10千伏861道庄线实现了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相较于传统的就地式FA、集中式FA而言,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显著减少了开关的动作次数,对主站和配电终端无通讯要求,更实现了精准的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快速恢复供电,自愈时间由传统的分钟级提升至秒级。
五级接地保护是变电站内出线开关与配电线路上的分段、分支、分界等各类开关通过分级保护达成时间配合,实现接地故障的快速隔离和故障范围的精准缩小,从而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质量。在项目实施中,晋城供电公司将变电站内小电流选线装置进行了程序版本升级,进一步优化了保护逻辑。同时接入站内保护装置的控制回路,实现了出线开关的接地告警和跳闸功能,持续提升接地故障检测精度,确保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10千伏861道庄线同时应用了三级短路保护技术,构建了多层次的短路故障防御体系。三级短路保护能够快速隔离不同等级的短路故障,避免误动作和越级跳闸,确保保护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非故障区域的影响,有效提高配电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今年3月初,晋城供电公司启动了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线路试点建设工作。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设备部和电科院的指导下,晋城供电公司整合运检、调度、供指中心、泽州公司等各专业优势,抽调专家和技术能手组建攻坚小组,编制了“自适应馈线自动化”线路改造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攻坚小组定期组织技术会商,按照五个阶段稳步推进,包括:制定设计方案,明确技术路线和实施策略;开展设备选型和功能验证,确保设备性能满足需求;通过电科院真型实验,实际测试验证自适应FA逻辑能否正确实现;完善线路一二次设备,通过带电作业更换三遥开关;联调设备定值,调度完成定值核算后现场投入。通过系统性推动配网智能化工作,晋城供电公司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成果,为后续全面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
通过自适应FA、五级接地保护和三级短路保护的综合应用,线路的供电可靠性较传统线路提升了80%,可显著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晋城供电公司将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扩大智能配电线路的覆盖范围,持续开展新技术应用投入,全力推动电网的智能化、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