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方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处长 吴卫
差距是否拉大没有讨论的意义
中国新能源产业与国外相比,差距是大是小,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来讨论,因为下出任何结论的根据都不充分。
我认为新能源这个产业大家起步都不长,打个比方,这个比赛不是一百米的比赛,是一万米甚至更长的比赛,刚跑第一圈或第二圈虽然暂时有个谁前谁后,但结果不确定。而且判定差距是大是小涉及零部件、整车、营运数量或技术指标,范围太多。
但是有一点,面对新能源产业,现在大家都在探索,只要不努力就会落后。在产业发展没有结束的时候,各个国家都会取得一些进步,但这都是预赛。在没有达到真正的产业化、大规模时,大家都在小数量上去进行,都有各自的经验教训。当然,在技术上,我们还是要有很多工作做,在整个产业链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积累。
如果要下评论,就要从长远的战略去评论,大家是否都在干很重要。产业的发展不以有没有规划为标准,企业应该有企业的标准。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光说不做,说的比唱的好听,这与国外有差距。从企业角度讲,要分析,找弱点,找方向。但是整体讲太复杂,不好评论。因为市场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如今市场没有真正形成,所以现在不是评判的时候。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中心教授 林程
差距存在也要看到成就
从国家的支持力度上,应该说我们国家是最大的。但真正在创新和创新成果上和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在某些技术领域,比如商用电动车的一些技术我们国家和国外先进技术还是有些接近的,毕竟国外的新能源汽车也没有大规模上市,但我们国有现在跑在马路上的新能源汽车还是不少的。
但在绝大多数领域,包括电池、电机、乘用车的生产等这些领域和国外还是存在差距,而且在有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像混合动力方面,我们和丰田的最新技术还差很多。
在电池方面,我感觉和国外还有十多年的差距,比如:原来锂电池里的隔膜,我们生产不了,完全依赖进口,后来,我们也有企业研制出来了,但效果还是不太好,主要还是依靠进口。电机、电控相比于电池领域,稍微好一点,大概在五到十年的差距。
相对来讲,我国在新源汽车基础建设方面还是不错的,特别这两年,建起了不少充换电站,规模在世界上也是属一属二的。
虽然我们在不少方面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存在差距,但是在有些领域,只要坚持不懈,形成自己的标准,还是有可能做大的,比如电动公交、电动市政车辆,我国的规模越来越大,我们比其他国家做得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