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关于印发福建省南安市“十三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2/15 10:50:59  我要投稿  

第二节 能源发展主要问题

能源消费总量偏大、能耗偏高。2015年,福建省GDP总量为24055.76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12109.72亿吨标准煤。南安市GDP为780.51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494.84万吨标准煤。南安市GDP占全省的3.24%,而能源消费总量却占全省消费总量的4.1%。全省2015年单位GDP能耗为0.5吨标准煤/万元,我市2015年单位GDP能耗为0.634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节能环保压力凸显。

能源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南安市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为辅。福建省2014年的煤炭消费占比为53%,石油消费占26.8%,天然气消费占5.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14.7%。而我市2015年煤炭消费占比35.3%,石油消费占4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天然气消费占比10.3%,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4.4%,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能源开发力度不足。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水电厂100座,装机容量为116.1兆瓦;风电场2座,装机容量为44兆瓦;垃圾发电厂1座,装机容量为2×7.5兆瓦。光伏太阳能发电装机33兆瓦。可再生能源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但相较于巨大的资源储量来看,开发力度仍有不足。

能源设施建设不足。电源建设仍不能满足用电负荷的增长,电力建设环境有所恶化,局部电力建设项目受阻严重,无法及时投产,影响了电网结构优化及输供电能力的提高;部分乡镇(街道、开发区)天然气管道覆盖率、气化率较低。

节能降耗亟需加强。万元GDP能耗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福建省仍处于较差水平,且近两年由于石化产能扩大等因素,万元GDP能耗不降反增。能源生产和综合利用效率不高,水暖建材、纺织鞋服等行业产品能源单耗、单位产值能耗指标偏高。同时目前存在能源数据统计不全、数据缺少分析、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政策引导和能源管理水平有待加强和提高。

第三节 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世界共识。在新常态下,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宏观环境整体向好,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

一、发展机遇

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新优势。应对新常态,能源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国家能源局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能源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我市在光伏和生物质能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先机,为能源健康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新导向。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省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文件,均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出了保障措施,为我市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与支撑。

创新驱动激发新动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举措推进,促使创新驱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能源技术革命加速进行,为我市发展智能电网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等提供了新的动力。

对外交流合作开启新阶段。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两岸关系密切发展,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以及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推进,带动我市进入第三轮改革开放浪潮,南安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光伏企业“走出去”战略推动实施。

二、面临的挑战

南安市能源消费刚需仍在增长,能源总量控制压力依然较大;能源结构仍将长期以煤为主,优化升级任务艰巨;清洁能源发展相对滞后,短期内仍难以担当能源供应主力;国家能源环境政策约束日益严格,对于正处在发展关键时期的南安而言,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紧迫。

能源供应压力增大。南安缺煤、无油、无气,小水电资源规模有限,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风电建设进程缓慢。能源消费有较强的对外依赖性,随着工业化建设与生产、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能源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加,能源需求对外依赖度持续上升,能源需求矛盾将日益突出。

能源消费结构矛盾凸显。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由于煤炭在全市保障供应中的主体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供给和调整能源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存在矛盾和冲突。油品消费量也将逐步攀升。可再生能源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但相较于巨大的资源储量来看,开发力度仍有不足。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着力培育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着力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为建设创新型、创业型、现代化、生态化的智造南安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节能优先。以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契机,把节约优先贯穿于经济社会及能源发展的全过程,集约高效开发能源,科学合理使用能源,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节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较快的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为要。以保障安全稳定供应为前提,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分布式风电、光电项目等能源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扩大能源生产规模,完善能源替代和储备应急体系,着力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积极融入海丝发展格局,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优质能源保障水平,加快推进西气东输通道建设,在开放格局中维护能源安全。

清洁为基。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资源转化利用,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民生为本。推进能源普遍服务,统筹城乡和区域能源协调发展,加强城乡用能基础设施和能源普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和消除能源供应的城乡差距。

创新驱动。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完善能源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树立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的理念,坚持追赶与跨越并重,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重大工程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建设能源科技强市。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