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交易模式确立电网的输配功能,发电、用电端可直接交易,售电市场被彻底激活。1998年,德国启动电力市场改革,在发电、售电侧引入竞争,90%左右的电力采用双边交易(OTC)模式交易,即用电户或供电公司与发电企业直接签订用电协议交易。OTC市场主要是设在德国莱比锡的欧洲能源交易市场(EEX),发、用电双方在EEX进行中、长期交易和日前交易。输电和配电仍维持原先的垄断经营。
图8:OTC模式下德国发、用电方可直接交易
可再生能源法案允许分布式能源余电上网、参与电能交易,进一步放开电力市场。2000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案,为光伏、风能等新能源提供高额的上网电价,鼓励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崛起,诞生了大量新兴的发电、供电体。破除供电体的垄断性、架空输电网的交易属性后,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供电商或直接与发电企业在OTC市场交易。进而,除了电价外,供电商的可靠性、附加服务等因素也成为用户选择供电方的参考标准。
参照德国的电改路径,我们认为破除售电主体的垄断性后,供电企业的竞争能力将不仅体现在电价低廉、供电稳定这两个方面,需求侧管理、节能服务,个性化解决方案等都将是影响供电企业能否实现异地扩张,稳定客户资源的重要因素。
表4:德国电改破除输配电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