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发电机组一次和二次频率调节控制性能评价
互联电网的上级调度机构借助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和相应的考核办法,对所管辖的控制区域进行奖优罚劣,藉此来约束各控制区域的调节行为,而各控制区域则可通过管束其所辖区域内发电机组的控制行为,来达到上级部门所实施之标准及其考核的要求。
由于机组之间物理性能差异较大,且各电厂的运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很难保证所有的机组在投运后都能一直保持优良的频率控制性能。因此,各区域需对区内所辖发电机组的一次和二次频率调节的控制性能予以评价,并作为考核的依据,以保证所辖机组性能达到所指定的控制性能。
标准需引导并约束各控制区域重视一次调节的性能,而发电厂出于自身利益不愿参与一次调节,且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广泛使用也使其可随时闭锁其一次调频功能。因此,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发电机组一次调节性能的评价方法,是保证控制区域一次调节性能优良的关键。
一次调节为分散控制,其调节依据是电网运行频差,因此,可以将发电机组一次调节功率与频率偏差进行比对,并综合机组类型、容量等因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实现对机组一次调节性能的单独评价。
与一次调节不同,机组的频率二次调节属于集中控制模式,其调节依据的是控制中心的AGC控制指令。这意味着,机组只要准确地执行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即可,而无需关注这个调节是否对整个系统产生何种影响。
为引导所辖AGC机组可靠、有效地运行,控制区域必须要采取措施来跟踪、判别所辖各AGC机组调节性能的优劣,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AGC机组执行AGC指令的好坏进行评价和奖惩,以期奖优罚劣,达到更好的区域AGC控制性能。
2.5指标加权的研究
指标设计的长期累加方式,意味着CPS1指标在评价周期的每个时段价值相同,然而,在负荷波动过程中AGC的调节费用分时段价格不同。如果控制区域调节能力充沛或行为规范,则会在负荷平稳波动和异常波动时段均进行足量调节,系统频率质量较好,各时段CPS1瞬时指标均较好,整体统计值自然也符合要求;但如果控制区域调节能力不足或有意进行投机调节,则会利用上述分时段等价的CPS1指标和不等价的AGC费用间的矛盾,在负荷平稳波动时段超量调节以取得较高的瞬时CPS1指标,而在负荷异常波动时段不足量调节,瞬时指标较差但节省AGC调节费用,从整个考核时段来看CPS1指标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