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智能电网是一场革命,所谓革命就是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们没有办法现在用一个顶层设计把它设计出来。所谓国家的顶层设计,我认为我们要抓住机遇,要义无反顾,要不断的,要依靠中国的优势,强烈的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国家要通过国家的规划,国家的引导,政策的调整,强烈的去推动。主要的企业,国家的这些骨干企业,要义无反顾的就应该是智能电网的积极的推动者、参与者,最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这是我说的第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小看他。现在给他下一个结论,智能电网在发展,我们怎么能够预见到十年,二十年以后什么样的技术发展,很多技术都在碰撞之中。我们只能在目前的认识上,认为智能电网是包容性的,是高度智能化的,是和现在的互联网充分结合的,这些各种各样的习性,包括电网要坚强,它也可能变成这么一个习性,但是这毕竟和整个智能电网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这是我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目前这个阶段发展智能电网就是要推动建立更大的市场化。这个问题对目前,当下的中国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做,我为了把这个事儿说话清楚,举个例子,比如加州电网在探索什么?他们也做俘获的曲线,做一天24小时的时候,白天太阳能发电量供应量很充足,但是,到晚上的时候,用电高峰的时候,太阳能没了,常规的这种能源用的就很多。怎么样能够解决到高峰的时候,将常规的能源,比如天然气发电,煤发电降到更少,使可再生能源用的更多,它就有各种各样的措施。这种措施,欧洲、非洲有先例,比如西班牙,把太阳能热发电和天然气发电结合起来,做一个储能系统,这个太阳能发电站一年可以发5500小时,比我们现在煤电还发的多。它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加州电网把俘获曲线,在晚上每隔5分钟做一个智能化的调度,通过市场化更好的匹配,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我前几天看丹麦,丹麦也是这样,丹麦这个俘获曲线出来以后,有的时候整个国家全部用的就是风能发电,这样要求电网,你要打开这个市场,你卖电,你能不能一分钟卖一次,能不能五分钟卖一次,价格不断的变动,这些和未来的趋势是相适应的。俘获也是不断变化,所以这些市场,我们没有打开,我们中国还是保守的。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我们到那儿去参观,它又把它延伸到互联网、物联网等等。所以,这是一个经济的问题,我们怎么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说来说去,还是老的方式不变。没有这些发展发展不起来,要打开这些市场。当然,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照搬美国,也不照搬欧洲,我们没有办法完全照搬法国,只能学习法国。法国核电站60多万,我们假设一个核电站那么多,我们一个省要建多少核电站,人家感知核电站,就建在你们家门口了,你能接受吗?还涉及国家安全,美国感觉100座核电站以后不建了,现在美国核电慢慢将退役的机组用燃气取代,可能也还在100座左右,但是增不上去了。
所以,国情不一样,我们的国情各种新能源,各种可再生能源都要发展,要让它去竞争。我们不能从政策层面,从战略层面不能太在意,这些东西是必然的。没有这个水电、窝电,怎么推动建立电力体制改革,没有风电、弃风,怎么推动电力改革?这些是动力。问题就是我们怎么结合中国的国情,怎么把这些问题向前推进,所以,发展智能电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能简单下一个结论。不能我们做一个规划,我这个中国智能电网就是这样了。智能电网是不断发展的概念,我们都应该站在这个潮流之中,要不断的发展,高度的智能化。过去机器人翻几个跟头,现在机器人要做各种各样的制造,它还可以送到彗星上去等等,所以世界是不断发展的。这是我的看法。
张超:张院长,您是直接智能电网企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您怎么看我们的顶层设计?
张玮:关于智能电网的顶层设计,我想要说它的顶层设计,其实没法一下说顶层,但是我觉得可以强调智能电网顶层设计的几个原则。谈原则之前,还是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智能电网的发展肯定会给新能源发展带来重要的机遇,会促进新能源的发展,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智能电网本身的出现就跟新能源的发展密切相关。电网企业来说,因为智能电网发展,包括新能源的发展,其实电网企业把新能源的发展当作一次机遇,因为它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实现了电网自身的升级。我们是作为一种机遇认识这个问题。它是要现在新能源发展的问题。比如弃风,现在首先要把网连起来,在一些局部的地区,峰值电源装机超过20%,比重比较大,其实电网的非常困难。但是,从全国来看,风电的比重只占6%,在一些比如局部电网可能占到20%,它的挑战就很难,连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电网的调节能力一下就体现出来了。新疆跟西北有一个第二通道联盟,那个网一连上,酒泉风电基地送出,一下提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