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市双雄
正泰与德力西曾经是贴身肉搏的对手,施耐德的加入势必将改变柳市这两家低压电器巨头的竞争格局南存辉把正泰做大不容易。
柳市的低压电器产业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胡万昌是柳市的“活字典”,曾担任柳市区工商局局长,保存了很多该地的历史资料。1966年,毛泽东发表“五七”讲话,允许农民集体办小工厂。当时,柳市农民做得最多的是小车床、割稻机和水泵。
两年后,一个在铁道部工作的柳市人回到家乡,带来了改变柳市历史的信息。由于“文革”,工厂已经不大生产东西,铁路工人制服的“工字”铜纽扣紧缺。很快,模具做了出来,压制的纽扣合格。铜属于重要生产资料,由国家统购统销,工作只能偷偷进行。那位在铁道部工作的人说,产品要送到柳州铁路局。一个柳市人背着大口袋出发了。刚到柳州,他就让巡逻队擒获,被带到了柳州起重机械厂保卫科。这时候,机械厂设备科科长出现在了保卫科。问明情况后,科长拿来一个补偿器问他能不能做。为了逃跑,他答应说可以。
柳市最早的补偿器生产了出来,赚到了钱。于是政府开始了打击。师傅们被拘留,厂子关掉。获释的师傅又被更多的村子请去传授技艺。抓得越多,火种传播得越快。“政府部门的严厉打击是使柳市低压电器迈向全国的主要因素。”胡万昌说。“如果当初不打击,给大家办一个大厂,就不会有后来这么多的企业了。”
做电器配件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逃避制裁,从业者们跑到山里面继续生产,原料用地瓜干等物品遮盖。
能带来需求信息的人成为了专职供销员。紧接着,他们不再隶属任何工厂,变成了可以参与分成的独立供销员。合同买卖开始出现。
温州人多地少,很多人年纪不大就跑到外面去从事弹棉花、补鞋、瓦工、木工等生意,数量有几万人。他们听说独立供销员都发了财,而自己在做工时也能得到很多信息,于是纷纷改行加入了供销员的队伍。正泰、德力西们发达的营销网络就是由此建立起来的。
1984年,胡万昌从部队转业到柳市区工商局担任局长。中央开始鼓励发展合作经济。胡万昌说,从1984年5月6日到8月6日,工商局每天平均批74个低压电器企业。三个月时间,柳市的低压电器厂家已经达到五六千家。在这个被柳市人称为“解放”的办厂运动中,有两个年轻人,登记的厂家名为“求精开关厂”。他们就是南存辉和胡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