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南存辉不做宗庆后(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企业家    2013/12/23 11:55:18  我要投稿  

1995年,正泰第一次拒绝施耐德的收购之后,上海输配电公司决定将下属的人民电器厂和机床电器厂的部分资产与施耐德合资。按照王书成的说法,当时上海市政府官员希望早一点促成合资,签订协议时“不谨慎”。合资公司拿走了两个工厂中最好的资产,包括技术人员,并且合同中规定合资公司不能再生产原有产品,也不能开发同类新产品,因为与施耐德有竞争。而这两家工厂本来是行业内的龙头,产品很受市场欢迎,这一条款导致了它们的衰落。后来,上海输配电公司用出让20%股份给施耐德换回了人民电器厂生产原有产品、开发新产品的权利,企业得到新生,而机床电器厂却没能被挽救,破产了。施耐德借用两家工厂原有的销售渠道大获其利。“这是血的教训。”王书成说。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与谈判者说,简单地用现在的标准评价过去不合适,因为当时整个国家的倾向就是吸引外资,“至于吸引后好坏程度怎么样,没想那么远。”他肯定了王书成所说人民电器厂是国内低压电器龙头的说法,但是指出机床电器厂本来已经很困难,所以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谈判地位。与上海输配电公司谈判的本来是两家外国公司,一家是施耐德,另一家是TE公司,前者与人民电器厂,后者与机床电器厂。在谈判过程中,施耐德并购了TE公司,因此,谈判对象完全变成了施耐德。这位参与谈判者说,施耐德就是想利用他们的渠道抢占他们的市场,而两家工厂的厂长坚持不同意非竞争性条款的设置,但是施耐德通过“走上层关系”用政府来施压。最后,上海输配电公司决定接受合同。关于用20%股份换回生产权,他说,并不是无偿出让股份,也并不全是为了原有产品的生产权,因为当时上海输配电公司也希望股权变现“做其他发展”。

上海输配电股份有限公司外资委常务副主任、上海电器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嘉良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采访。他说,当年与施耐德合资有三个背景。一,当时国内在大规模吸引外资。二,中国的低压电器产业比较落后,合资可以滚动得到最新的技术。三,当时的国企确实需要改革,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引入外资,不仅是引进资金和技术,也引进管理,能够让工厂有根本改变。

许嘉良说,关于非竞争性条款,不仅施耐德有,西门子、ABB等公司(上海输配电公司与这些公司都有合资公司)也有,是惯例。而且,这不仅是对中方单方面限制,对方也不能再在中国投资与合资企业有竞争的公司。后来考虑到人民电器厂的原有产品还有一定市场,于是,经过多次协商,施耐德同意中方以转让股份为条件取消非竞争性条款。而机床电器厂由于合资前已经很困难,所以最终破产。

许嘉良否认了有关政府在合资谈判中施压的说法。“决策由公司来做,政府只管最后审批。”许说,与施耐德的两个合资公司是上海输配电公司与外资(有松下、西门子、ABB等)合作的十几家公司中效益最好的。

“我知道正泰想要让人们相信我们想吃掉合资企业、什么都自己干,”施耐德全球首席执行官赵国华(法国人)说,“但是这不是事实。

我不是在说感情,我是在说事实。自1987年我们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以来,我们仍然和所有??们不会去做百分百的收购,施耐德电气不是一家自己包揽一切的公司。我们并不完全懂得中国,所以我们的伙伴帮助我们在中国发展。”

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中,施耐德基本上全部控股。施耐德对合资公司中控股权的重视还可以从施耐德在中国最早的合资公司梅兰日兰的股权变化中看出。

李缮所在的天津航空机电公司1987年与法国梅兰日兰公司合资成立天津梅兰日兰,当时国家不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中控股,天津航空机电等三家中国股东占55%股份,梅兰日兰为45%。合资初期几年一直亏损,中方一家持股10%的股东决定退出,其股份由剩余三家分摊,而另一家中方股东不愿意再增持,结果航空机电持有的股份由原来的35%上升至42.96%,梅兰日兰变为47.04%。1992年,合资公司经营状况好转,梅兰日兰又被自己的法国同行施耐德收购。施耐德要求在天津梅兰日兰控股,否则将不再继续发展这一项目。

“我们不愿意放弃控股,但从实际经营看,我们控制并不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表面上看你说话算数,权力大点儿,但是企业发展不起来呀。国内这种例子挺多,中方一控就死。控股的目的也是为了长远发展。如果不能达到目的,控股的意义就失去了。所以我们同意了施耐德的要求。”李缮说。施耐德的股份增加至50.1%,李缮任董事长。

后来,施耐德又于1995年、1999年与天津航空机电相继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2002年,施耐德提出,在这两家合资公司与天津梅兰日兰公司中,双方股份比例各不一致,管理成本高,需要统一。结果,三家公司都变为施耐德持股75%,且约定将不再变更。

李缮说,变动股份时,中方提出转让价格要把未来的利润预期加入,不能按净资产计算。施耐德同意。“我如果要10年的预期收益,施耐德肯定不干,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加入未来5、6年的收益。”

“不要把投资伙伴当成敌人来看待,”李缮说,“你不能什么都得,该舍就得舍。”

随着施耐德在中国合资案例一个个成功,施耐德中国区总裁杜华君说,2008年,中国将超越其法国本土成为施耐德全球第二大市场,在眼下施耐德170亿欧元的销售额里,中国贡献了将近十分之一。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