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建筑智能系统部中国区总经理陈文法对此介绍,“实际上,霍尼韦尔把节能技术运用到建筑节能过程当中,在过去的五到七年中,这项工作的重点越来越多的提升了建筑或者楼宇自身的动态节能管理能力,使得建筑真正的变得智能化,其中,移动智能的建筑指的是这种建筑能够根据建筑当中的具体的使用的情况来动态的调节它的能源使用。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一栋智能建筑当中,以一个会议室为例,如果其中装有传感器,那通过传感器,智能系统就会知道这个屋子里坐满了人,空调的温度就会去自动调低,把这个空调开足,而如果人离开,这个传感器它就会知道,之后灯就会被自动关掉,空调也会自动关小,将温度调高,这样就不会浪费电,节约了能源。
如果我们要把整个酒店都建成一栋智能化的楼宇的话,我们需要部署数以千计的传感器来时时去探测温度、空气流,以及有无人、自然光、日光的照明强度来控制各个方面用电的情况。比方说如果自然光的照明度比较好的话就会自动将灯光调暗,如果我们再通过现代化计算机的处理技术,把所有的传感器集中加以控制,从而实现对整栋建筑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们所需要使用的技术恰恰和需求侧响应的技术是同一套技术。
如果我们需求侧相应不是自动的,而是一个手动操作的,那就意味着在这样的一个完好酒店当中,整个运维团队必须东奔西走去关掉一些电源或者是调低亮度,去人工的降低负荷,但是我们实现自动化的需求侧响应的技术当中,我们根据已经预先编程好的这样的一个程序能够实现自动的调节,当成千上万的建筑都具备了这种自动需求响应的技术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电力公司、供用事业公司同时和成千上万的楼宇在进行互动,实现负荷降低,从而有效降低对整个电网的需求。我们在技术上已经验证这样的一套技术在中国也适用,而且现有的楼宇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和电网之间也可以进行信号的交互。”
假如电网都变得智能
“十二五”期间,中国在智能电网上的投资高达1.5万亿人民币,计划2020年全面建成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绿色节能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示形式,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体现。据了解,霍尼韦尔与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实施了中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侧响应项目,并获得了阶段性成功。
秦岳介绍,该项目霍尼韦尔经过两年时间筹备建立,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目前整个项目已进入执行和应用的阶段。整个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霍尼韦尔应用之前很多次提到的自动需求侧响应技术,这个技术最大的受益者不光是来自最终用户,它实际上是把城市级别或者城市尺度这些功能和能源的负荷进行了优化。它做的是一种需求侧管理的解决方案,可以最大化地让客户的需求和供应侧进行无缝的对接,最大化地优化电网运行的成本,这是一个最大的收益,也是霍尼韦尔在美国做的事情。
第二阶段霍尼韦尔会把自动需求侧响应和智能化的远程能源管理放在一起。这种方式目前在国内和在美国都有一个趋势,也就是说它叫按区供应的或者说按区响应的负荷管理和能源管理,里边运用了大量的智能化技术。
这里要提到刚才所说的智慧城市的问题,何为智能?其中有两个核心的理念,第一个理念是所有的事物或者未来所有的物体,或所有的设施都可以充分联网;第二点是它可以双向的通讯,也就是之前提到自动需求侧响应。什么叫自动需求侧响应呢?指的就是说我们的用户可以发一个信号给到我们的功能侧,它以前是不可能的,以前可能家庭里边插座上有电才可以用电,可是现在霍尼韦尔这个技术可以充分预测和估计你未来用电的需求,然后把你的用电需求通过互联网告诉电网,电网可以直接发送给功能侧各种各样的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这样的话整个网络就可以进行无缝的连接。这一切的基础设施也就是未来智能城市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