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毋庸置疑,随着国内“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特高压项目的不断批复与建设、多种电源形式不断接入,变电站如同电网的“灵魂”,时刻控制着电网的起伏变化。然而面对这一“灵魂性”的角色,电网调度未来将何去何从?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变电工作组副组长陆天健。
“国内电网电压等级越来越高,新能源不断接入,这些都为电网安全带来了许多技术问题,比如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等都对变电站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首先强调说。
以风电为例,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过去5年里,中国风电装机已由500万kW迅速增加至6300万kW,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新挑战亦随之而来,变电站如何才能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
在陆天健看来,眼下变电站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等建设必须提上议程。
变电站智能化已无悬念
“坚强智能电网”理念下变电站建设究竟有何不同?
陆天健介绍说,目前新一代智能电网调度中心支撑系统,将传统调度中心11套应用系统安全集成为四大类应用放置在不同区域,分别为实时监控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和调度管理。
他通俗易懂地解释说:“如某地电网发生一个事件,就要使事件过程的数据、图像和一次设备的状态调到调度的口径上进行显示和反应,但有些是因为低压操作或设备引起的故障,因此很难快速地了解该事件的原始过程,此时就需要建立新的信息传输途径,来全面、准确、快速地汇聚这些信息。”
人们注意到,其实早在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时,便提出了针对调度和变电站侧的战略目标,此后的两年时间,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建成、改造了变电站总计74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