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人工智能技术正与电网关键业务高速融合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亮报  作者:王远  2025/4/30 19:02:07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人类社会快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当人工智能技术为千行百业深度赋能,既有的工作模式、生产流程、劳动效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重构行业生态,劳动力市场首当其冲受到波及。一方面,重复性、机械性的大量劳动岗位可能很快被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应用于不同的生产场景后,将催生大量新兴的劳动岗位。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劳动者既面临“机器换人”的生存焦虑,也迎来“人机共生”的进化机遇。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如何被定义,劳动价值怎样得到彰显,成为全社会每个劳动者的必答题。

以电力行业为例,虽然它并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却具有广泛的战略性高价值应用场景需求,迫切需要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先进通信网络等前沿技术。当前,在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在巡检工作中,国家电网目前通过投入近4万台无人机,配合人工智能线路缺陷识别技术,年智能巡检杆塔1000万基,减少人工登塔次数40%,巡视效率提升2倍以上;在运维工作中,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迭代研发至第四代,不停电智能作业超过8.7万次;在客服工作中,95598智能客服智能问答回复率超90%,累计服务超2.7亿次……人工智能技术正与电网关键业务高速融合。各地供电企业积极作为,以人机协作、算电协同为主题的学习、培训、竞赛层出不穷,“人工智能+专业”协同创新机制正在为电网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不仅要求劳动者了解和熟悉人工智能技术,更需要观念迭代升级,从“工具使用者”向“规则设计者”角色转变。在传统工业时代,劳动者只需熟练操作工具,完成既定作业流程即可创造价值,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必须主动跨越技术鸿沟,成为“懂数据、会建模、能纠偏”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时代发展所需。在新的时代,工匠精神也被赋予新的内涵,“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协同共进”等特质进一步凸显。技术的进步为劳动者施展个人创造力、执行力扩大了边界,让劳动者的主体性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劳动已不仅是人们生存的手段,更成为自我超越的途径。

当前,人工智能正广泛融入全社会的劳动教育中。可以预见,当新一代劳动者成长起来后,他们将成为驾驭智能工具的创新主体、人机边界的规则制定者、新型劳动价值的缔造者。他们将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以实际行动诠释新的工匠精神,凭借创造、协同、互助重新定义劳动的价值。

在这场人机共舞的进化之旅中,唯有主动拥抱变革、持续重塑自我、秉承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才能在技术洪流中锚定价值坐标,唱响属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之歌。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