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变电站在智能电网中的“灵魂思考”(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机电商报    2013/6/3 15:18:58  我要投稿  

2010年1月4日,我国首座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的智能变电站——220 kV西泾智能变电站在江苏无锡投运。2012年11月底,青海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了110 kV变电站100%集中监控覆盖,35 kV变电站覆盖率达95%。2013年4月16日,黑龙江省首座智能变电站220 kV北兴变电站开始争创优质工程……

放眼望去,智能变电站已在全国“开疆拓土”。

与此同时,本刊记者将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共计6次的设备招标信息进行了统计,其中常规变电站监控共计招标701套,同比下降1.54%,而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招标1049套,同比增长高达267%;常规站保护共招标1.06万套,同比增长9.84%,智能站保护共招标1.56万套,同比增长高达460%,智能化设备增幅惊人。而刚刚结束的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第二次招标更能显示问题,保护类设备招标数量为5414套,相比2012年的4038套上升34.1%,其中智能变电站保护类设备占比高达一半;变电站监控系统招标数量为576套,相比2012年的337套,增长70.9%,智能变电站类设备占比高达58.9%(如图1、图2所示)。

综合分析不难看出,智能产品需求持续旺盛,变电站智能化替代传统已成为趋势。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未来我国智能变电站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第一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46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80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48座;第三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77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60座。

就此,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目标,陆天健分析认为,未来要通过应用功能运行监视、就地以及远方操作和控制、数据控制、信息综合分析、自动报警和远程浏览功能等手段提高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提高系统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的便捷性;要积极支撑远方调控中心实时监视和调度控制;同时更要用集成优化思想,对相关设备和系统进行整合,减少设备或系统配置的数量,实现功能的集成、信息融合。

智能变电站的“核心议题”

“电网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变电站调度管辖范围不断扩大,电网安全运行的责任越来越大,这些都需要调度支撑系统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电网运行和运行状态的信息,以便调度人员可以及时处理电网异常和故障。”在采访中,陆天健对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性反复强调。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