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合作上,启动国外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措施研究、国外煤炭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措施研究等。能源科技创新工作涉及化石能源、新能源、非常规油气开发、电力储能与能源系统智能化技术创新等。
能源市场化改革和监管上,完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重大对策研究、健全能源监管体系研究、加大对能源体制专项改革措施研究等。
除此,能源局还提出建立以煤炭、电力、油气、核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为重点的服务能源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按季度分行业向能源企业通报行业国内外发展形势,分析问题和矛盾。
相比之下,吴新雄与前任局长刘铁男思路完全不一致。刘铁男缺少地方工作经验,把精力放在项目审批上。尤其是其发改委副主任(分管产业协调司、经济运行局、财政金融司)、能源局局长的双重身份,使其本人在能源项目的审批上有较大话语权。
公开履历显示,吴新雄从江苏江阴起步,有28年地方工作经验,一年零九个月电力监管履历。2011年6月从江西省省长位上调任国家电监会主席;今年3月接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第一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对他的公开评价是:“以实干著称,有丰富工作经验。”电监会系统官员认为,“吴新雄知道现在的地位,知道如何下手开展工作,知道如何造势配合工作,知道工作轻重缓急。他的执政风格是引导,通过公开政策,公开监管报告,引导企业行业。如公开区域电网间送电情况,引导电网企业重视区域电力平衡。”
从国家能源局近期的工作部署看,重组后工作一方面侧重宏观战略研究,另一方面则在追求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
能源局短期内的十项工作安排则体现这一点。包括研究制定能源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非正常弃水、弃风、弃光解决方案,组织电网发展规划的论证和拟定,促进能源大基地、大通道建设建设,探索深化能源改革的路径和重点,出台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能效水平的具体管理办法。
地方派出机构有望扩权
有派出机构人士得到的消息是,原电监会所属电力业务资质管理权限可能下放到派出机构,能源局不再设置资质管理中心。电力业务许可证主要有“三大证两小证”,即发电、供电、输电电力业务许可证;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承装(修、试)电力业务许可证。
在此次改革中,原电监会区域监管机构的去留也有定论。作为能源局派出机构(正厅级)得以保留,人员编制基本不变,业务职能有望扩大。目前,国家能源局机关已经向各派出机构正式下发工作文件。
在电监会存续的十年时间,组建了庞大的电力监管体系。共有华北电监局、东北电监局、西北电监局、华东电监局、华中电监局、南方电监局六个区域监管机构,以及12个省(自治区)电监办,人员编制有500人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