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新强:科技创新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的动力。这些年国家电网一直在抓特高压建设,推行“一特四大”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国网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我们还相继建成很多特高压的试验站,也包括科技队伍、科技设施的建设。另外,以大项目为依托,开展特高压的直流和交流的科学研究,同时也带动了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应该讲,我们在电网上形成了“中国引领”和“中国制造”。包括对智能化的研究,和一些电网标准的制定。
肖宏江:湖北能源的创新实践主要体现在产融结合和内部管控两方面,融资方面,湖北能源已发展成为我国能源业务品种最全的整体上市公司。上市之后,我们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公司债、非公开发行等形式,实现了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的转变,直接融资121亿元,累计节省财务费用7亿元。去年7月,湖北能源率先在省属企业中成立湖北省能源财务有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为集团成员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融合。
内控方面,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集团化管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集团公司将重点强化集团化管控,力争用3~5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集团化管控体系,更好地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和管理协同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配置,以提升集团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
刘吉臻:在我看来,至少在4个领域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一是重大装备制造。无论是火电机组,如1000兆瓦的超超临界机组,还是水电机组,三峡工程。也包括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核电技术,当然也包括自动化系统。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实践证明,我们现在所制造的电力产品,从它的性能、它的技术水平,可以自豪地讲,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前沿水平。
二是电网技术。特别是电压等级,从直流、特高压交流,整个在中国广阔的国土上,电网建设和电网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甚至某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是电力工程技术。现在在电力的设计、建设、运营、电力工程方面,也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比如水电造坝技术,大的输电通道,还有核电工程等各类工程建设。
四是电力系统的安全。中国的电网安全业绩是不可忽视的。为什么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也会出现大停电事故,而我们电网这么多年来,在高速发展的进程当中,保证电力的基本安全,是国际领先的。
当然电力领域也是技术密集型,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且是现在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前沿的发现,很快地要与电力结合起来。比如核能,还有一些新材料,纳米、超导都是和电力发展联系起来的。这种新能源大规模或是分布式的开发利用,高度的信息化,电力科学技术发展应当是日新月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差距,所以亟待提升创新驱动,提升电力科学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