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抒祥: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同时十八大也提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我们电力行业应该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之前我们做得很好,其中特高压、智能电网、信息化等项目在科技创新方面均走在了其他行业的前列。其中特高压项目,更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足以说明电力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走出去了。
按照十八大要求,作为电网企业今后仍将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一方面要原始创新,继续推进特高压技术,力求输送容量更大,输送距离更长,输送损耗更小。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消化吸收电网领域的尖端技术,来促进自身的创新。同时科技进步必须促进电网更加安全,更加可靠,这才是电网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保证大电网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可靠。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主要是要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同时也要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和体制创新力度,实施精益转型战略,建立完善配套机制。致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注重协同创新、推动实施好创新发展战略。从而有效发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在公司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刘定军:说点具体的,我觉得创新驱动战略在发电企业落地,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解决配煤掺烧的问题。这也是市场形势所逼。我们国电湖南宝庆煤电有限公司是新厂,我们的配煤掺烧系统在国内是很先进的,能够掺烧很多煤种。这个不能说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也没引进什么先进设备,就是把现成的一些要素组合起来。实际是组合起来的一个方法。我觉得这就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实施。
戴波:企业的管理也好,发展也好,肯定要依靠科技引领、依靠科技创新。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带来管理上的一些突破,所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要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精细化。作为水电在这方面提升的空间仿佛比火电小一点,更多的是要巩固传统的一些东西,把已经用了多少年的技术好好总结,好好升级。
梁平:电力行业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要把握住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我们电力企业加以运用。其实,我们主要是在应用方面,如何利用现在的新型技术,使电力行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友好。把先进的技术加以综合应用,淘汰落后的技术,减少煤耗,减少电厂自用电的电耗,把使用的燃料当中的硫、氮氧化物、硝这些东西脱出去,比如说超超临界的发电机组,还有风冷装置,利用风冷来进行冷却。这样就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运用,这实际上也是在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在这一方面,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要求可能更直接一些,咱们电网、电源企业更多的是应用,不可能我们再投入一部分人力再研究一个发电机组。
还有特高压的远距离输送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要来来回回争论了,不要空谈误国,先建一批,慢慢积累经验。
在我们企业,我们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采用空冷技术,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装置,节能、节水、环保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