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平:怎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我的理解是国家要创新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补贴力度。像我们甘肃以风电为主,现在搞陆上三峡,第一期要搞成千万千瓦级,现在完成了三分之二了。最近国家又批复了300万千瓦路条。现在因为送出通道的问题,各个投资业主不敢下决心去投这部分钱,这是一个瓶颈,建议国家尽快解决好这个问题。西部搞风电非常合适,既有风资源,也有戈壁,占用耕地、搬迁移民这些问题很少,投资机会、投资条件都非常好。建议国家加大对洁净能源项目的补贴力度,扶持它的发展,这些方面解决好了,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也好,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孙丹萍: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宏观层面来说,现阶段首先需要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其次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第三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具体来说,电力行业要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加快推进产业的结构调整上,这是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需要,也是电力行业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电力结构调整,一个是加快推进新能源发展,这是很重要的一块,因为这一块的产业很新,需要有更多的技术创新来推进科学健康发展;另一个方面其实更加重要,就是对常规能源尤其是火电的科技创新上,因为毕竟现在火电所占的比重很大。这种创新一定要对常规能源的每一个生产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记者:电力行业近几年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些创新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估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在世界上的位置?
云公民:创新驱动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我们总结华电十年的工作实践,其中有一点,就是深深地感受到最有力的驱动是改革创新,十年来,我们按照“四个有利于”的原则,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以改革的精神打破传统束缚,以创新的举措解决突出问题,变革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推进科技进步,有效调动了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
华电集团这些年在创新上的成果是卓著的,这些成果包括体制机制,也包括具体科技成果。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形成了总部专业管理与职能管理相结合、二级单位权责有效落实的集团化管控体系,将工程技术、金融产业所属企业分开运作,实施燃料、运营、物资等专业改革,充分调动了各方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科学民主为导向的决策管理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以价值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
科技创新上更加深化,成功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行列,累计拥有专利430项,在中央企业中处于领先位置。具体来说,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研究,成功申报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实验室,组织开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105项科技项目研究。掌握和应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空冷、烟气脱硝、秸秆发电、海水淡化等先进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运营、基本建设及电站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
蔡国雄:2013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完全成熟技术,是实现我国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