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气企业若想在国际市场中大展拳脚必须改变以往在国内市场中的简单操作方式,以更为宏观的品牌战略来应对竞争对手,大型电气企业应建设全方位的强势品牌效应,中小电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建设定位准确的特色企业。反之,中国的电气企业如若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只能在行业的最下端徘徊,无法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其次,中国的电气企业应该注意服务品牌的建设。服务品牌是目前世界各行业努力发展的方向,根据电气行业的自身特性更应注重服务品牌的建设,目前,欧美很多电气企业都有与产品相伴的客户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是大型电气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中国的电气企业更应注意人才结构的调整。面对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的电气企业应吸收新鲜血液的加入、自有员工的能力提升培训等。虽然不提倡国内企业陈俗的吃喝营销,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然需要“关系营销”,在这其中企业员工素质高低决定了失败。这里的“关系营销”是指如何在发现客户的需求,如何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在客户心中树立起自身的产品差异,如何与客户建立起值得信赖的关系,从而达成长期的持续性合作。
员工将不仅是厂家人员,更应是客户能值得信赖与托付的朋友,业务及产品上的资深咨询顾问,是能够与客户共同成长、携手共进的合作伙伴。这些绝非吃喝就能够解决的,而是由员工的思想与意识的高度所决定,所以人才结构的调整是国内电气企业走向世界的基础。
除此以外,中国的电气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做“标准营销”。在营销的4P理论中,产品是核心。中国很多中小电气企业多年来一直处于模仿或代加工的状态,缺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大型的企业虽然个别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准,却也未能实现遥遥领先,纵观世界电气巨头无一不是利用产品核心技术来做“标准营销”,在知识产权竞争的时代,如果想成为行业的领导者,通常都要有自己的标准,受到社会认可的标准不仅能成为行业的法则,还可树立企业的品牌个性,同时为对手制造了竞争壁垒。
如果中国电气企业满足于低端的加工组装状态,必将无法凌驾于世界电气巨头企业之上,中国电气企业需要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脚踏实地地增强产品科技含量,这是中国电气企业领跑世界的必由之路。
最后,中国的电气企业在走出国门后,必须在宣传方面多下些功夫。比如美国的GE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便进行了多种营销组合的方式, 包括在与北极星电力网合作的过程中,也清晰地表明了其在中国电力市场的雄心以及强势的市场攻坚战略。很多中国电气企业认为电气行业不同于一般消费品行业,产品主要针对的不是大众消费者,所以在广告投放上显得十分吝啬,而GE在奥运建设期间却在中国同时投放了大量的各式广告,特别是电视广告,绝妙的创意让更多人认知了GE。同时GE参与了北京市及周边 400个奥运及相关基础设施项目,相关收入达到7亿美元,为拓展中国市场的更多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