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多家大型电气企业亦看好了能源建设和电网建设仍需大规模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正如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因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开始大规模地开展电源建设,许多国际电气公司巨头纷纷登陆中国争夺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收入。而如今嗅觉到了商业机会的中国电气企业期望自己可以如同当初来华掘金的国际电气公司那样,在国内一展拳脚。
那么,如果中国的电气企业切入进去,将会遇到哪些阻碍?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营销?中国电气企业是否能够重复国际电气企业的掘金之旅?
中国电气企业“四虎”拦路
越南莱州水电输电项目,阿根廷输电项目,埃塞-肯尼亚直流输电项目……在这些国家,预计未来将有约几亿千瓦电力通过特高压直流输送。这一切鼓舞了中国电气企业走向世界的信心。但是中国一流的大型电气企业的整体运作机制和市场开发能力与世界领先大企业相比还尚显薄弱,中小型电气企业在技术上一味地模仿他人而缺乏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不利的条件下,中国电气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之路必定艰难。
在电影《拉贝日记》中当时的拉贝先生作为西门子公司中国区经理为中国政府提供组建、咨询、售卖电气产品及服务的工作,并获得了民国政府的表彰,成为南京城内一位重要的人物。像西门子这样的国际大型电气企业,拥有着丰富的业务经验与强大的产品核心技术,而中国的电气企业仅从上世纪50年代走到今天,市场化经验更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营销方面难以与这些国际大企业相匹敌。发展中国家的电气市场虽然很有前景,但这块蛋糕不可能让中国电气企业安安稳稳的所独享,中国电气企业面临着一群强大的竞争对手,需要清醒面对周遭的环境,才能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战。
未来中国电气企业如若要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可能会遭遇以下问题:
第一,营销方式单一老化。中国的电气行业的本土营销富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行业内习惯叫“吃喝营销”,甲方吃、拿、卡、要的现象十分普遍,厂家对此也乐此不疲,从而形成一种行业内的潜规则。甲方管理人员追求既得个人利益,厂家追求短期利益,这样的市场环境很难催生出先进的营销方法来。
在发展中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会让一些已经习惯于国内市场运作方式的企业感到手足无措,风险性骤然增加,即便舍得了孩子也未必能套到狼,走出去未必能站得住,所以中国电气营销上的薄弱是拓展海外市场的一个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