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国家电网发布《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4)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2012/7/27 9:05:53  我要投稿  

6.2.5 状态监测单元

应逐步扩展设备的自诊断范围,提高自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宜具备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设备状态信息(可采集部分)的能力,同时宜具备从生产管理系统(PMS)自动复制宿主设备其它状态信息的能力,包括指纹信息、家族缺陷信息、现场试验信息等。

在不影响测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宜将传感器外置,确需内置的,仅内置最必要部分。不论内置或外置,传感器的接入应不影响宿主一次设备的安全运行。

应具备远方设定采集信息周期、报警阈值功能。

6.2.6 计量单元

应能准确的计算电能量,计算数据完整、可靠、及时、保密,满足电能量信息的唯一性和可信度的要求。

应具备分时段、需量电能量自动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等功能,并能可靠的接入网络。

应根据重要性对某些部件采用双重设备以提高冗余度。

计量用互感器的选择配置及准确度要求应符合DL/T 448的规定。

电能表应具备可靠的数字量或模拟量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合并单元输出的信号。合并单元应具备参数设置的硬件防护功能,其准确度要求应能满足计量的需要。

宜针对不同计量单元特点制定各方认可的检定和溯源规程。

6.2.7 通信单元

宜采用完全自描述的方法实现站内信息与模型的交换。

应具备对报文丢包及数据完整性甄别功能。

网络上的数据应分级,具备优先传送功能,并计算和控制流量,满足在全站电力系统故障时保护与控制设备正常运行的需求。

宜按照IEC 62351要求,采用信息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安全技术,满足信息通信安全的要求。

7 系统层功能要求

7.1 基本功能要求

7.1.1 顺序控制

满足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站管理模式的要求。

可接收和执行监控中心、调度中心和当地后台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经安全校核正确后,自动完成符合相关运行方式变化要求的设备控制。

应具备自动生成不同主接线和不同运行方式下典型操作流程的功能。

应具备投退保护软压板功能。

应具备急停功能。

可配备直观图形图像界面,在站内和远端实现可视化操作。

7.1.2 站内状态估计

应具备站内状态估计功能,实现数据辨识与处理,保证基础数据的正确性,并支持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电网状态估计。

7.1.3 与主站系统通信

宜采用基于模型的通信协议与主站进行通信。

7.1.4 同步对时系统

应建立统一的同步对时系统。全站应采用基于卫星时钟与地面时钟互备方式获取精确时间。

用于数据采样的同步脉冲源应全站唯一,可采用不同接口方式将同步脉冲传递到相应装置。

同步脉冲源应同步于正确的精确时间秒脉冲,应不受错误的秒脉冲的影响。

同步对时可采用IEC61588、SNTP、IRIG-B等方式。

7.1.5 通信系统

应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功能,网络设备局部故障不应导致系统性问题。

应具备方便的配置向导进行网络配置、监视、维护。

应具备对网络所有节点的工况监视与报警功能。

宜具备DoS防御能力和防止病毒传播的能力。

7.1.6 电能质量评估与决策系统

宜实现包含电压、谐波监测在内的电能质量监测、分析与决策的功能,为电能质量的评估和治理提供依据。

7.1.7 区域集控功能

当智能变电站在系统中承担区域集中控制功能时,除本站功能外,应支持区域智能控制防误闭锁,同时应满足集控站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要求。

7.1.8 防误操作

根据变电站高压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对开关、刀闸操作前后不同的分合状态,进行高压设备的有电、停电、接地三种状态的拓扑变化计算,自动实现防止电气误操作逻辑判断。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