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李立理:电动汽车应与智能电网实现融合发展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网信通国电通公司    2011/10/21 13:21:03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社会背景下,智能电网因其高效率、低能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很好的实现了低碳环保的目标,而且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今天,我们专程访问了国家电网公司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研究所的李立理博士,希望能够对电动汽车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1.2011年,科技部制定的电动车“十二五”专项规划已进入实施阶段,初定目标是2015年中国的电动汽车达到百万辆。那么,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意义有哪些方面以及当前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如何?另外如何看待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关系?

李博士:只有全面深刻理解了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意义,才能够厘清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两者的关系。就我理解,这两者是相互融合的关系,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作为一个新的接口,实现了汽车行业和电力工业的对接。只有在两个行业实现成功对接之后,也就是将电动汽车融入智能电网之后,电动汽车的重大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促进两个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我认为发展电动汽车的重大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根据我国工信部和发改委发布的报告,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5%左右,接近美国的水平。考虑到我国大量石油来自于非洲和中东等相对不稳定地区,再加上我国在保障远海石油运输通道和石油供应渠道等方面的能力要弱于美国,可以说我国能源安全方面面临的问题要比美国严峻的多。应该说近些年机动车快速增长是造成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每年新增石油消费约有70%用于新增汽车。电动汽车实现了动力电气化转型,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在保障未来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次是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和污染。全球范围内,汽车为主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占总排放的28%,是碳减排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节能减碳”观念日益盛行和国际碳关税日益临近,作为碳排放大国的中国面临节能减排压力将不断加大,电动汽车是降低交通行业排放的重要手段。另外,从趋势上看,随着我国电源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整体效率的提升,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的效果将更为明显。再就是从降低目前严峻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来看,发展电动车效益十分突出。

第三是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动汽车发挥储能作用,通过智能电网控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富裕时吸收电力,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时停止充电,对避免弃风、弃光现象,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效益十分重要。风电和太阳能这种间歇性和波动性电源大规模发展后,传统电网的发电跟随负荷的运行控制方式将难以适用,而智能电网强调关注用户侧响应,通过先进控制通信技术实现负荷侧与发电侧的共同调节,甚至由负荷侧去跟随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出力特性,从而能够最大程度接纳可再生能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必须意识到,要实现智能电网这一功能,仅有通信信息系统是不够的,储能也是一个关键。电动汽车作为大规模的分散式储能装置,只要利用好了,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的。

电动汽车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效益在新能源发电比例较高的国家已经得到高度重视,比如德国在宣布推出核电后,更为重视电动汽车对于提高其国家风电、太阳能比例的重要作用。我国新能源发电所占的比例比较低,所以对这一点目前强调的还不够,但是欧洲的先例会对我国的发展有所启示,我相信这一点会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深入开展以及可再生能源比例快速提高而得到更多重视。

第四,电动汽车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之一,有利于中国抓住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正由于电动汽车有前三点重要意义,全球主要国家都明确将电动汽车作为了汽车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在近年来显著加大了这一领域投入。因此,可以说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产业升级已经是必然趋势,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之一,成为了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兵家要地。我国在传统汽车以及混合动力的核心技术,如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并且面临森严的专利壁垒,赶超机会相对较少;相较而言,电动汽车的零部件数量约为5000个,远低于传统汽车30000个零部件的规模,因此电动汽车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一次“弯道赶超先进国家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抓住发展电动汽车的历史机遇,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升级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综合以上四点,无论是从能源可持续角度或是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发展电动汽车的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电动汽车当前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现状一: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基础。从技术上来看,通过过去十年的大力投入与攻关,我国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关键技术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条件。希望能够抓住这一契机培育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

现状二: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较好的资源保障能力。在电动汽车方面,我国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保障。我国的锂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国,在锂电池的生产经验和产业技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另外,从关键的电力驱动部件来看,比如大转矩的永磁电机和稀土材料领域,我国的储量也位于世界前列。所以从电动汽车发展基础来看,我国在资源储备、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积累将有助于电动汽车的发展。

现状三:具备良好的政策激励环境。主要表现为我国政府对电动汽车补贴力度和广度在全球是领先的。我国对纯电动车国家补贴6万,地方政府配套补助6万,合计12万。而国外的情况为,美国是政府7500美元再加上州补贴,如加州州补贴为5000美元,则一共1.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万元;英国是5000英镑,折合人民币约5.2万元。我国补贴力度已经处于全球前列。

现状四:部分企业参与热情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电动汽车(整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是企业的关注热点,近些年投资项目很多,企业参与热情也比较高。同时,进入公告的整车产品数量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领先的。迄今为止,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已扩大到25个;6个城市启动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已有5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190个车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去年这些车型年产量为7181辆车。

但是,相比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发展任务紧迫,问题较为突出:比如存在实际推广效果一般,暴露了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各地差异较大,认识不统一;有些地方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核心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产业协调和有序发展还有待提高等问题。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