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011/7/30 15:46:49  我要投稿  

七、发展目标

积极发展新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节约和替代部分传统化石能源,减轻环境压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亚运会前建成一批有特色的新能源重点工程、示范项目、示范区域,将我市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新能源科研、装备制造和推广应用基地:

(一)新能源开发利用目标

规模化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地)热能、水电、沼气、垃圾综合利用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以及二甲醚等新型替代能源,提高广州市能源结构中的新能源比例;加快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屋顶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电(热)与建筑节能一体化等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拓展和营造新能源利用的市场。

(二)新能源装备与服务业目标

积极推进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生物质燃料(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依托广州市自主知识产权和集成创新成果的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形成若干领先全国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三)新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目标

建立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在生物质燃料、生物质发电、热泵技术、光伏电池、太阳能功能材料、燃料电池、锂电池、储能技术、波浪能利用、海水制淡方面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开展新能源技术标准的研制,实现自主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替代燃料、南方建筑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建立一批研发基地。

八、重点发展领域

根据各类新能源的资源潜力、技术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我市2010年和2020年新能源的重点发展领域如下:

(一)太阳能

1、太阳能热利用

在城区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并建设太阳能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约500万平方米。

2、太阳能发电

在城市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首先用在公益性建筑物上,然后逐渐推广到其它建筑物;在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作为企业办公用电的补充电源;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和风光互补路灯照明,建设一批新能源照明示范项目。扩大城市光伏发电的利用量,并为光伏发电提供必要的市场规模。促进我市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做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战略储备。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5000千瓦,到2020年达到10万千瓦。

(二)热泵技术

积极推进空气源和地热源热泵制热水及空调技术。对具有冷热需求的建筑,如宾馆、酒店、养老院、医院、企业,推广采用热泵冷热联供系统和回收余热的热泵热水系统,逐步提高热泵系统在城市热水中所占比例,市、区(县级市)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行政事业办公楼等公益性建筑,制冷供热系统优先选用热泵系统。

积极推进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合理利用地热资源,推广满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源热泵技术,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浅层地热能以及产业用水具有的低品位热能进行建筑空调和生活热水供应。在具有高温地热资源的地区发展地热发电,研究开发深层地热发电技术。

至2020年20-30%的新增建筑面积采用热泵供热水或空调系统,建立起适合南方建筑特征的热泵和空调技术规范和标准。

(三)水电与风电

1、水电

考虑到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电力市场需求等因素,在增城和从化等区域尚有3万千瓦以上可开发水力资源。我市发展小水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小水电维护管理和升级改造,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

2、风电

根据现有资料,广州市风电资源可装机容量估计有50万千瓦。争取到2015年广州市风电装机10万千瓦。2020年达到50万千瓦。风电在我市发展的目标是以示范为主,重点发展风电产业,通过风电场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制造产业规模化,做强风电产业。

(四)生物质能

根据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生物质(垃圾)发电、沼气、污水、污泥、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建设重点为:

1、垃圾综合利用和沼气发电

在生活垃圾量集中的区域建设若干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垃圾填埋场建设沼气回收和发电装置。到2010年,垃圾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含垃圾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和农林废弃物发电等)总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

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系统。2010建设5座大型沼气工程,100个中小型沼气工程;沼气年利用量达到0.5亿立方米。到2020年,新建20个大型沼气工程,200个中小型沼气站。沼气年利用量达到6亿立方米。

2、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指通过专门设备将生物质压缩成型的燃料,储存、运输、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既可作为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也可作为城市分散供热的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为:在有资源和应用条件的地区,建设大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实行规模化生产,并结合解决农村基本能源需要和改变农村用能方式,开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建设。为工业用户提供替代液体燃料,为城乡居民提供生物质商品燃料。到2010年,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到2020年,全市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

(五)交通可替代能源

积极探索二甲醚等作为清洁交通替代能源的研究。二甲醚是一种清洁燃料,用途广泛。可以替代柴油作为汽车燃料,其动力性能好,尾气排放量能够达到要求严格的欧Ш排放标准。条件可行时,将我市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二甲醚生产基地。

开展废弃油脂的收集工作,建立餐饮等行业的废油回收体系,建立生物柴油示范生产基地,应用生物质燃料替代燃料油。

研究开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高能二次电池技术,为发展我市的电动汽车,有效缓解液体燃料严重不足做技术储备。

(六)对外投资新能源发电项目

广州市能源消费总量大,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小,无论从我市的能源结构调整,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考虑,都应该努力提高我市能源结构中新能源比例。鉴于广州市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有限,但经济发展快、经济实力强,应鼓励我市有条件的企业到省内、国内资源条件良好的区域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