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中国智能电网战略至今尚未从国家层面实现统一规划的背景下,华东电网公司已经付诸行动,制定出具体规划体系方案。
“中国政府高层在推动智能电网发展上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实际进度也是很快的,在理论上也是完全不落后美国。”著名智能电网专家武建东如是评价中国智能电网的实际发展和规划状况。进入2009年,智能电网在中国新能源战略中显得炙手可热,不仅是其与美国的智能电网战略规划并驾齐驱,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的庞大的商业机会和未来美好的应用前景,使其成为各方追逐的目标。
负责主导中国新能源战略规划的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数次表示,此次编制的新能源发展规划,除了风能、太阳能以及煤炭清洁的高效利用外,也包括了智能电网。
武建东表示,“智能电网的发展不能只是看我们常说的输配电环节中的国家电网公司等工作,它包括了输电、发电、用电的整个电力产业流程。中国还需要时间去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来确定智能电网标准等问题。”
据了解,目前在智能电网中负责输配电这一重要产业流程的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加紧研究电网中更多适应未来智能型电网需求的规划,其中华东电网公司担负了整个电力传输的输电工作任务,这对于今后智能电网的应用有着实际应用价值,不过其原本计划在7月初推出的方案也一再延后。
昨日,独家获悉华东电网公司制定的“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规划体系方案”,同时,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电网规划处处长张建平专访,解读此次方案制定的意义和价值。
张建平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实际还未建立统一的国家层面的规划,智能电网需要各环节的多领域公司共同协调。目前在电网系统内,华东电网公司主要是立足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在输电领域研究智能电网规划的部分。
我们还在输电领域摸索
问:这次华东电网公司规划方案中提到的智能电网多适应性体系这个概念,能否先解释一下?
张建平: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国家电网实际上是参与了智能电网庞大系统中关于输配电领域,我们华东电网公司主要是在国家电网的统一部署下,重点研究输电领域,现在研究的课题也大多是立足于实际困难,并兼容考虑到整个智能电网计划今后的扩展性。
华东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有高级调度中心建设、多适应性电网规划体系研究、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和统一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四条主线。多适应性电网规划体系建设既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抓手。
面向智能电网的多适应性电网规划体系总体要求是:构建一个能够适应电网未来的各种挑战、体现智能电网的各种特征,而且能够随着规划环境的变化加入新的内容的电网规划体系。现阶段多适应性电网规划体系主要考虑适应新能源的接入、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节能减排政策及电网抗自然灾害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要求。
智能电网不能各自为政
问:美国的智能电网,直接将新能源的开发,和电网的传输建立在一个统一的规划下,中国似乎还是各自为政?而且这看似也不是某一家公司能够直接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