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经营作为智能电网的终端,是实现智能电网下各项新功能的物理载体和基础,更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智能电网和电力用户双向互动,提高用户服务质量”的重要载体。电力经营不应只满足于售电给用户,而是要引入实时交互的经营模式,结合分布式能源、新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通过市场化的电能定价机制,提高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提升整个社会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1.引言
随着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发电上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给长期垄断经营的电力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电力行业与分布式能源发电的竞争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而越来越激烈,研究与之相适应的电力经营理论的已经迫在眉睫。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经营通过先进的电网技术实现电力网络的逐渐优化,进而在电力企业的经营模式上实现革新,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的不断突破,使电力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不应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向用户售电,而是引入双向交互的经营模式来适应电力交揚行为中各交易主体的角色变化。
2.电力经营现状
2.1国外电力经营现状
美国是当前世界自动化水平最发达的国家,其电力网络起步最早,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电力运行的重点是安全稳定,考核电力公司经营工作的主要标准是供电可靠性。美国电力企业为保证移峰填谷、节能及绿色环保,制定了多种灵活的电价政策,如实行丰水季节电价优惠与峰谷电价优惠,允许客户合表优惠,为鼓励电动交通工具实行充电优惠等。对于普通居民用电采取梯级电价,企业客户可以根据每月耗电多少及企业性质选择电价目录中的各种衍生方案,包括选择性绑定需量竞标项目、义务减负荷项目、实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等。
日本电力公司的日常电力经营业务包括:供电合同签订、电费电价优惠制定、业扩工程和抄核收等。日本的电力企业能够灵活使用多种经营手段:东京电力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向用户推销新型蓄能空调系统,电力公司负责蓄能空调系统设备的投资和维护,用户不用前期投资,电力公司则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逐渐通过电费收回投资。
英国的电力公司对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各环节拥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健全的价格体系以及强大的交易结算技术。施行的《服务行为规范》中对电力经营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法国电力公司承担法国全国的电力供应,按照电压等级和变压器容量对电力用户进行分类,国家控制电价,电力企业对电价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制定权。
2.2国内电力经营现状
电力经营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中,以电力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供用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安全、可靠、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并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目标包括:对电力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实时满足客户的电力需求在帮助客户节能高效用电的同时,追求电力经营效率的最大化,实现供电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提供优质的用电服务,与电力客户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打造供电企业市场形象、提尚终端能源市场占有率等等方面。
3.智能电网环境下110kV电力网络经营模式分析研究
3.1国外智能电网下电力经营
美国的智能电网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逐渐由布什时代智能电网重点在对传统能源资源的调节分配发展到奥巴马时代借助智能电网这条新的“能源高速公路”,大力发展分布式清洁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低碳经济的战略发展大舞台,分布式能源在智能电网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发展智能电网也成为美国启动百年新能源产业大变革的战略前提和生命线。
英国更是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统一协调国家的智能电网建设,将分布式能源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的核心,在能源资源总量不变、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经济模式不变的前提下,要保持经济的发展速度,能源保障只能选择可再生能源。
3.2国内智能电网下电力经营
当前我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靠融合目前传统电网中的水电、火电、核电与可再生能源(风电、生物质能、海洋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发电方式的最优模式。
有学者提出首先探讨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将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共同研究,创立了智能电网下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控制手段,指出了以后的发展趋势;有学者提出通过实验实例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力设备监测系统的可行性,详细描述了开发和应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情况。有学者提出对智能电网互动、兼容等特点的研究,智能电网在促进电力市场向自由市场竞争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未来电力市场的主要载体将是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每一步发展都将带动电力市场向自由竞争市场更进一步,最终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与电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全面变革,实现电力市场交易主体的多元化与交易品种的金融化,实现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的融合协调,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学者提出侧重于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互动关系,认为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巨大推动作用以及智能电网在推动电力市场发展后可能带来的长期远景,特别针对分布式电源与智能电网相互作用对电力市场可能产生影响提出了对应办法;同时,还有学者提出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进展和智能电网发展给电力经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智能电网跨越式发展下需要新的电力经营理论与新的电力经营模式与之相适应,通过参考借鉴国外的电力经营模式和对未来智能电网下的自由竞争电力市场和网络电力经营的合理假设,极大的促进了电力经营的发展空间。以智能电网下发达的智能配电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电力智能经营理论符合现代经营智能化理念以及电力经营模式的变革要求,通过将国外对电力经营的研究现状与当前国内电力经营现实完美结合形成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使我国对智能电网下电力经营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3电力网络经营模式研究
在电力行业的网络经营研究方面,国内诸多学者分析研究了我国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状况,指出我国电力行业的网络经营虽然已经起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零打碎敲、缺乏全面规划,各自上阵、不能整体协调,偏重硬件、观念不够深入,注重技术、轻视商务环节,偏爱实践、理论指导不足等。
电力行业的网络经营不如其他行业,网络经营可以为电力市场的参与者特别是小型电力公司提供运营及管理在线应用服务。电力企业发展网络经营必须采取一种渐进式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总体发展策略,构建电力产业链的“大电子商务”观点,从信息安全、管理监察、信息传输、协同办公等方面,优化升级电力物资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实现我国在现有电力网络、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实现电力服务提供、电能量自动获取和计量、电能量信息自动传送、电费自动计算、电费自动收取,达到电力服务交易全过程的电子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