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7月3日,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标准化储能装置首次极限燃烧测试在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基地顺利完成,该实验填补了小型工商业成套储能装置热失控场景实测的空白,为工商业储能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
据相关数据统计,浙江省工商业储能产业近年来发展蓬勃,总规模超200万千瓦。这其中,近半储能项目规模在500千瓦以下,多数工商业用户选择配备单机规模100千瓦至125千瓦的中小容量标准化储能柜。但此类标准化储能柜项目尚缺乏严格的国家及行业规范,存在一定专业空白。为此,公司牵头组织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健网科技公司等单位,针对性开展极限燃烧测试,为《小型分布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装置消防安全评价》团体标准编制提供核心参数验证。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浙江省用户侧工商业储能的典型实地布局,将两台220千瓦时的储能柜以15厘米超紧凑间距并排放置,共部署200余个温度监测点,实时捕捉火焰蔓延路径与热辐射数据,在“零干预”状态下进行全过程监测。测试过程中,储能设备充电至满电状态,并物理屏蔽消防系统,通过“开门底部点火”模式触发燃烧,充分模拟了运维场景中柜门未完全关闭的极端安全隐患。
实验数据显示,当储能柜火焰温度峰值达1380℃时,储能柜四周防火间距内各监测点数据均满足安全阈值,证明其在全向间距内,即使无主动消防系统干预,仍能实现“单柜控火、全向隔离”的安全目标,且周边热辐射数值均低于木材引燃阈值,意味着可有效隔断火灾向相邻设备蔓延。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储能柜的电池已完全燃烧,但柜体钢结构仍保持完好,未出现解体或坍塌现象。同时,相邻柜体整体保持完好,电池数据和监测系统功能都正常。这表明在15厘米的密集布局条件下,储能系统能够有效将火灾控制在单机范围内,成功阻断热失控向相邻柜体的蔓延。”公司储能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以此次实验成果为契机,推进储能安全技术的实际应用,切实提升储能设施安全水平,并通过政企协同、行业共治,为全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安全规范发展提供“浙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