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1月4日,事关全球气候治理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这标志着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目标成为全球共同遵守的一条“国际法则”,自此,全球气候合作驶入快车道。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大为感叹:“曾经难以想象,现在不可阻挡。”
未来,绿色、低碳、可持续,将贯穿世界经济前行的始终。在变革与转型早已成为事实的今天,能源界的重点是如何让转型加速。在10月30日开幕的2016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我们看到了能源加速变革的现实路径。
国家意志推动能源变革与技术创新
“在去年论坛上,我们就推动能源转型改革达成普遍共识,很多领域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清洁低碳、创新发展、智能共享,正在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论坛开幕式上,国务委员王勇说。
自变革与转型的主题提出以来,世界追寻绿色低碳的脚步从未停止,这与世界各国以国家意志大力支持绿色发展的决心分不开。
此轮能源变革的核心,在于去碳化。《巴黎协定》的目标设定为将未来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2050年之前全球碳排放总量下降到每年150亿吨。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仅中国一个国家的碳排放总量就达到每年100亿吨,如何使中国在33年之后碳排放总量下降三分之二,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可喜的是,在国家意志的推动下,能源转型正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各领域蓬勃生发。
“如今,全球应对气侯变化表现出新的政治意愿。《巴黎协定》是全球各国共同努力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重大挑战。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巴黎协定减排目标的一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说。
德国,作为欧洲能源变革与转型的前沿探索者,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国务秘书雷纳˙巴克介绍,德国政府在今年之前就已决定到2050年减少80%~95%的温室气体排放。巴克表示,未来德国绿色转型的重点将放在两方面,其一是增加能效,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其二,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输电体系,支持更多可再生能源发电平价上网,并融入人们的生活。
在丹麦,已有28%的能源消耗由可再生能源提供,政府正通过对能源市场的有效刺激,鼓励企业灵活生产,并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现在整个欧盟地区,丹麦的单位GDP能耗是最低的。”丹麦能源、公用事业和气候部副国务秘书克里斯蒂安˙辛格勒森说。
在美国,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让其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斯坦福大学能源研究院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阿伦˙马宗达表示,我们已经迎来了全新的能源变革时期,美国有很多减税政策与补贴,以支持能源转型,同时,随着电网去碳化、交通电气化等领域的探索,可再生能源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使用效率将大幅提升,而成本将持续下降。
在亚洲,中国、巴基斯坦、蒙古、泰国等国家都在积极寻求能源转型的路径,希望将国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显而易见,世界范围内的绿色革命正在加速,融入其中是必然选择。
中国参与气候治理作用获得世界认可
2015年,一组数字让世界惊叹。这一年,中国实现了17年以来首次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这对于仍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生产国和净进口国的中国意义重大。在政府推动、企业创新、科研发力等因素作用下,中国正走上引领世界能源变革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