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郭焦锋认为,坚持节能减排原则最重要。除了形成电力市场体系以外,此轮电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节能减排。所有的政策设计和试点都是为了建成一个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发改委最近出台的《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微电网项目试点,就是希望能让更多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燃气发电的能源系统通过配电网改革、电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方式让清洁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通过试点,可以从技术上解决太阳能、风能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也可以通过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让燃气发电和煤电作为调峰机组,调动其积极性来配合太阳能、风能的发电,以提高清洁低碳能源利用比重、提高能效。除此之外,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弃水、弃风、弃光问题,意义重大。”郭焦锋说道。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及政策梳理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7年,电力部撤销,电力行政管理权移交国家经贸委及地方政府,实现了政企分开。2002年3月,国务院批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成立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开启了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历程。同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公司。2003年3月,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开始履行电力市场监管者的职责。
2012年3月1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深化电力体制改革。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9号文)的公布展开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
此后,为了贯彻落实9号文件精神,发改委又一次性发布了《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等6个配套文件,足见中央、国务院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力度和决心。
进入2016年,改革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将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和经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审核批复的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的电网,以及华北区域电网纳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
8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座谈会决定,将原定于2017年开展的14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提前到今年9月份启动,计划于明年1月底完成成本监审工作。同时,今年4月试点的12个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将力争今年年底前核定完输配电价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