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智慧城市”系列报告之智慧环保监测市场分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物联中国    2016/8/31 12:15:2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自2009年智慧城市概念兴起至今,我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年投资额保持在15%以上,而智慧城市多个领域尚处于探索与试点阶段,市场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全国万亿市场格局值得期待。

智慧环保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环境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孤岛现象严重。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物联网、云计算的集合。物联网、云计算、智能GIS、海陆空一体化遥感监测、海量数据挖掘、环境模型模拟技术6大核心技术支撑智慧环保,为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环境预警预报系统、环境应急管理系统等环境保护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是智慧环保的核心增长点

环境监测遍布环保行业的各个环节。截至2015年底,我国基本建立覆盖全国的大气、水、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业约200家,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15.84亿元上升为2014年的196.44亿元。预期在“十三五”期间,行业保持25%的增速,到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40亿元,每年新增的市场规模为90亿元。

PPP模式为环境监测未来发展方向

资金问题是智慧环保项目建设面临的挑战,灵活的投融资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政府鼓励引入第三方运营。近年来PPP模式受到财政部力推,因此PPP模式是未来监测企业的发展方向。而在PPP模式下,环境监测订单将会更大更综合,这本身对企业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进一步驱动上市公司再融资与并购的力度。目前项目综合型PPP商业模式已出现。

全方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是实现智慧环保的最终目的

环境监测智能化、运营模式灵活综合的实现,是完成智慧环保构架中的感知层与传输层。智慧环保最终目的是水、土、气、辐射、噪音等各领域做到陆海统筹、天地一体,整合统一到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构建大数据平台,积极培育环境监测市场,最终实现智慧环保运营。随着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环保执法监管的加强,海陆空一体化监测网的建设、第三方运营的引入,环境监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相关上市公司推荐聚光科技,盈峰环境。

智慧城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世界移民报告2015》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超过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目前城市人口为39亿,到2050年将达到约64亿;全球每周约有300万人口移居到城市。此外,全球超大城市的数目已从1990年的10个增长到了28个,人口规模为4.53亿,占世界城市人口总数的12%。

过去的30年里,中国城镇化得到空前发展,2.6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仅2000年~2010年间,就有1.17亿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沿海地区接收了超过一半的移民人口,接收人口最多且增速最快的为北京、东莞、广州和上海等城市,2010年共接收超过5200万人,占移民人口总量的35%。目前,中国流动人口占7.3亿城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4%。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占总人口的70%。

智慧城市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日益严重的城市污染、城市快速扩张及环境恶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潮流和方向。

“智慧城市”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整体架构可以分为四层,从下至上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感知层是智慧城市的感知器官,通过传感设备及时采集客观环境中发生的活动数据和相关信息;网络层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网,将整个城市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传输,形成了城市的信息道路系统,完成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平台层由各类数据中心和支撑公共平台的应用构成,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和高效、准确的处理,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分析结果;应用层是是智慧城市的控制中心和决策中心,根据平台层提供的数据处理结果,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

智慧城市的基础在于城市数字化信息的传感、收集、计算、传输和控制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并通过物联网实现城市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继而将信息汇总至云计算中心进行存储、分析,最终形成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环境、智慧生活等领域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

国际发展经验揭示智慧城市建设大潮流

世界各国正在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前所未有的智慧城市建设,据统计,全球已经启动的智慧城市已达1000多个,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0%。当前,各国对城市宜居、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等城市发展领域的关注日益加强,不断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从技术导向型向应用驱动型转变,信息化与城市化的进一步融合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城市环境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中蕴藏万亿市场空间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推进城市向着低碳、绿色、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自2009年智慧城市概念兴起至今,我国高度重视对智慧城市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的探索和推进,一系列顶层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智慧城市及与之密不可分的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智慧城市建设可开启万亿级市场空间

虽然对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和项目数量的估算存在较大差异,但全球智慧城市市场在不断增长,且大规模发展的总体趋势毋庸置疑。

我国目前已有400多个城市开启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城市的交通、市政、环保、节能、医疗、公共服务等众多领域,具有底层基础设施、软件信息平台、集成化管理系统、运营服务应用等多层次产业结构,上下游行业规模大、应用广,产业链市场规模相当巨大。近几年来,我国智慧城市投资额保持在15%以上,目前智慧城市多数领域还处在探索和试点阶段,市场潜力还未充分释放,预计未来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将进一步加速扩大。省级行政区通常投资额度在100–500亿元,地级市通常投资额度在10–30亿元,区县级投资额度在1-5亿元,全国智慧城市总投资额预计会在9700–41630亿元,万亿元的市场格局值得期待。

2013年,我国智慧城市仅IT投资规模就达1659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了20.5%;2014年我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达2060亿元,同比增长24.2%;2015年达2480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0.4%。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16年我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将达到2746亿元,未来五年(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43%,2020年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将达到5221亿元。

智慧环保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城市化建设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环境在过去30年粗暴的发展方式下变得十分脆弱,传统以增量为目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范式效益低下、利用率低下,常常以破坏生态环境与过度消耗资源为特征。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国内生产总值15%,意味着一边是7%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政策大力扶植智慧环保的发展

我国“智慧环保”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传统环境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需求,信息孤岛现象明显。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在环保领域中如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通讯技术,感知、分析、整合各类环保信息,对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使决策更加切合环境发展的需要,“智慧环保”概念应运而生。

我国1996年开始发展环境信息化产业,出现最初的在线监测系统。时至今日,数字环境向智慧环境演进,云计算和大数据将成为智慧环境的核心技术。

两会期间提出的“互联网+”计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智慧环保,推动互联网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至此,智慧环保三大体系、四大平台、五大系统已构成。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