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今年4月份,中铝贵州公司电解铝当月赢利500万元,为近8年来首次赢利;金兰伟明铝业、双元铝业、玉隆铝业、登高铝业等企业近期复产;首钢水钢集团4月份赢利3500万元,为近5年来首次赢利。
增强电力用户议价能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力促稳增长,发电企业降本提效转型升级,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贵州采取有力、有序、有效措施推进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改革红利呈现“多元化”态势。
新兴传统产业均受益 经济发展现生机
贵州,能源资源大省,大工业用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50%,高载能产业用电量占全省大工业用电量的70%。
谈及电改红利,对于贵州而言,最为直观的,是通过电力市场直接交易、核定输配电价等环节精准发力,降低高载能企业用电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激发用电企业生产活力,确保贵州经济稳定增长。
今年1~5月,贵州直接交易电量127.5亿千瓦时,大工业平均用电单价比目录电价每千瓦时降低0.1256元,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6亿元。
其中,对大数据中心用电电价降至0.35元/千瓦时,可为大数据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亿元。对化工、冶金等特色支柱产业电价降至0.4~0.45元/千瓦时,有色产业降至0.3元/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贵州能监办副专员汪拥军说:“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是单纯降电价,目前供大于求的情况,竞争会促进电价下调,这符合市场规律。同时,价格下调必然会增加需求,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对贵州稳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托起了电力市场,稳住了经济基本面。
前5个月,贵州一、二、三产业用电增速分别为8.75%、-1.52%、16.99%。初步测算,2016年,通过市场化交易可稳定贵州省内电解铝、铁合金、工业硅等工业用电量150亿千瓦时左右。
与此同时,贵州通过改革形成电价优势,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以大数据产业为例,贵州大型数据中心用电价格大幅下降后,拓展市场能力明显增强。1~5月,贵州工业用电中,增速最快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了28.17%。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说:“我们要下大决心发展大数据、信息、旅游等新兴产业,以优惠电价吸引新兴企业在贵州聚集,吸引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特别是电力需求大、对稳定安全供电要求高的企业到贵州投资,实现‘腾笼换鸟’。”
以降价空间换取结构调整时间,既要“腾笼换鸟”,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更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贵州出台的《降低大工业企业用电成本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及补充通知中明确,“享受电价政策的企业必须转型升级。”
贵州省经信委副主任宛会东说:“‘享受优惠电价的企业必须转型升级’,这是硬性规定。电力改革为传统产业赢得了转型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其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进而使企业有更多的力量实施节能改造,将生产工艺改造的更先进,生产能耗进一步下降,完成高载能企业的转型升级。”
电企降内耗谋转型 供给侧改革见初效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需求低迷、供大于求、发电小时严重萎缩的困境下,对市场反应敏锐的火电企业,一方面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以价换量”,稳住存量、谋求增量,获取短期减亏红利;另一方面,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转战新能源,进而促进整个能源产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获得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久红利。
“如何与用户建立最直接、最快的联系,是赢得电改初期阶段胜利的关键。”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火电部主任陈可均介绍说,“我们从去年8月就开始走访贵州所有的工业用户,贵州930家左右的大工业用户,金元联系了750家左右。”
2016年,贵州22家发电企业和943家电力用户参加了年度双边协商直接交易,签约量417亿千瓦时。其中,金元签约用户435家,签约电量172亿千瓦时,直接交易电量份额远超其省内装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