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乘用车燃料电池厂商融资有向好的苗头
近年来,针对乘用车市场的及小型工业移动电源市场的燃料电池厂商融资有向好的苗头。比如丰田和本田的燃料电池车型销量超预期,还比如PhystechVentures和NorthEnergyVentures此前投资了俄罗斯一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企业ATEnergy,帮助这就家公司开发无人机和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燃料电池系统。或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应用能够得政府和厂商的多方面支持,且产业化周期相对较短。此外,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加速、规模化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也是重要原因。
3、上市或增发融资都是解决燃料电池厂商巨大投入的重要途径
为了支持巨额研发和产品的商业化推广,燃料电池厂商也不断寻求上市和增发进行融资。2014年,FuelCellEnergy、PlugPower、CeramicFuelCellsLtd.、HydrogenicsCorporation、SFCEnergy和AFCEnergy等公司均募集了资金,IntelligentEnergy、myFCHolding、PowerCellSwedenAB等公司也分别在伦敦和纳斯达克上市。
燃料电池系统价格高、氢气储存运输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燃料电池企业研发投入大、产业化周期长都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但这些不利因素都在逐步发生好的变化。
4、日本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是全球发展燃料电池,尤其是燃料电池汽车最积极的国家,也是在这个领域推动得最成功的国家。除了对环保的重视之外,我们认为还有其本身石化燃料等资源储备不丰富等原因。过去30年时间,以日本经产省为代表的日本政府先后投入上千亿日元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日本政府对燃料电池产业的持续补贴、税收减免和各类研发投入、产业化扶持使得它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除了强大的技术储备,还有数量庞大的在手专利,强大的领头羊厂商丰田、本田等。
燃料电池是最环保的一种清洁能源,而且是可再生能源中唯一能够产业化地作为汽车动力源的技术路线,无论是基于环保的考虑,还是基于未来对石化燃料危机的担忧,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而燃料电池汽车也将成为锂电池汽车的一种有效补充。
从日本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发展路径得到的启示是:对于燃料电池而言,政策必须先行,产业才能跟上。
我国从2001年的“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确定的三纵三横战略中就包括燃料电池汽车;2015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出台,其中明确提出未来国家将继续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2015年底,科技部“十三五”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布局中再次提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在系统内部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并同时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提出15项重点创新任务,其中包括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战略方向包括氢的制取/储运及加氢站、先进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并且布局了重点任务、创新目标和创新行动。
或许,政策将开启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的大潮。在产业未变待变之际,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