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能源车骗补三大危害
一是影响资金使用
本想通过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结果资金却被骗到了不该去的地方,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产业的发展,如果以虚假数字作为决策依据,更会带来方向性问题。
二是助长投机取巧
这段时间,工匠精神很热,其实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实干,厂家的骗补之举,并非工匠精神的题中之义,任其发展,必然形成“逆淘汰效应”。
三是制造权力寻租
资金补贴有一套程序,能够骗补成功,往往不是“一个人战斗”,这种对权力的影响,与当前新常态新气象格格不入。
5、骗补横行怎么破?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新能源汽车骗补的问题做出回应,承认部分车企存在骗补的行为,对此工信部将会严惩不贷。“国家财政的补贴也没有全部到位,没补的这些钱一定扣下来不给它,已经补的这些钱一定要扣回来,并且还要依法进行处置,直至取消这些企业的资质。”
从今年3月份开始,国务院已把遏制骗补行为作为重点督查问题。核查工作组专家组组长董扬表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而且对于恶意骗补的企业绝不手软,应该是从公告管理来说,一旦发现,就停止公告,实际上就是停止它生产的资格。从财政部的角度,我相信他们也会有他们的处罚手段。总而言之,对于这种事情,政府各部门都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