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充电桩草莽时代:政策催肥、资本聒噪 冲上天的烟花何时变成灰?(4)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华夏能源网  作者:曹昱媛 李文友  2015/11/20 10:21:00  我要投稿  

3、别忘了政策的“残酷性”

众所周知,此前支持充电桩产业发展的政策其实已有不少。

此次《电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发布更是坚定了部分投资者的信心。

《指南》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未来新建住宅停车将需要建设配套充电桩设备。

此外,到2020年,要优先建设公交、出租及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新增超过3850座公交车充换电站、2500座出租车充换电站、2450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

再者,在交通枢纽、大型文体设施、城市绿地、大型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等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建成超过2400座城市公共充电站与50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

有观察人士根据《指南》预估,2020年充电桩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

政策力挺固然是利好,但华夏能源网提醒读者,政策本身没什么错,政策层面有义务以明晰的规划和配套条款拉动产业发轫期的投资。

但——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必须留意政策“残酷”的另一面。动辄千亿的市场空间,是否所有充电板块企业都有能力分食?大规模的投资和不确定的回收期及收益率将给企业带来怎样的挑战?

光伏和风电产业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记忆犹新的是,行情好的时候,做服装的、矿产的,甚至做眼镜的资本都涌进来光伏产业。可以说,地方政府和银行也成为“催肥”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推手。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风险已在堆积。

从2011年开始,形势急转直下,中国风电和光伏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尴尬地位,很快被迅速打回价值原形。历经数年,以大量企业倒闭为代价,这两个产业才逐渐喘过气。

其间,过去的政策风险的聚集爆发释放,让很多企业在生死边缘徘徊却困顿无门。

由此观之,未来政策的回旋余地有必要紧密关注。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