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互联网+”“工业4.0”“共享经济”等不同热词的引领下,现今的中国经济有了一系列新的阐释。虽然这些主张不尽相同,但核心思想都与大数据有着密切的关系。大数据对打通业务壁垒、发现商业价值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企业的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客户服务。今年,国务院相继印发《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这表明大数据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具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作用。由大数据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电网企业亦是如此。
但电网企业大数据在应用方面有两种做法不可取。一是将大数据作为新概念,将原有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进行包装,最终结果往往过于空洞且不尽如人意;二是将大数据作为新的IT技术,在没有明确战略意义与发展路径的前提下,仅依靠信息化应用的方式进行实施推广,最终结果往往成为信息系统的立项依据且发挥作用有限。电网企业如何应用大数据,如何使之成为推动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革命的内在动力,成为大数据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要实现电网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大数据的系统思维至关重要,表现为应用格局、应用主线与应用基础三个方面。
首先,要建立能源大数据的商业生态系统格局。这意味着电网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不能局限于本企业掌握的电力数据及相关客户数据、设备数据,而应从促进能源生产、供应、存储、消费的产业格局下发挥电网企业的数据资源优势。未来电网企业要将电力、燃气等能源领域数据及人口、地理、气象等其他领域数据进行综合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发挥能源大数据“黏合剂”与“助推剂”作用,在产业层面探索建立具有“平台”特征的完整能源生态系统。“黏合剂”主要是指对其他企业的吸引力以及形成平台模式后的协同效应,“助推剂”主要是指对能源产业生产、消费革命以及企业发展转型的推动作用。对电网企业来说,在以能源大数据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电网企业的价值将不再局限于传输电力流的物理盈利模式,而是能够通过信息、知识、数据的汇集与分享创造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电网企业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及不同主体的参与,共建互利合作的商业环境,可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