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电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所有控制手段都依赖于对这个系统的认识程度。如果电网更“形象”,系统控制则会更容易。为电网绘制一张惟妙惟肖的立体“全身像”,使电网能够“一目了然”,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理想路径。
当下,大数据热潮来袭。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的数据数量庞大、增长快速、类型丰富,是典型的大数据。
近年来,矢志打造特大型城市电网管控模式的广州供电局,在设备在线监测和系统运行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卓有成效,让“画像”成为可能,这也为管窥新常态下供电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寻求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样本。
1 画骨 建立设备系统数据库
设备是系统运行的载体,相当于电网的“躯干”。在南方电网公司,设备资产占公司总资产90%以上。设备的运维水平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管好设备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运维体系,摸清家底是基础功课。
“设备状态监测我们开展得比较早。”广州供电局信息部主任毛为民说。前几年创先过程中,该局启动了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体系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展对电力设备重点攻关,通过监测采集数据,建立设备的数据库。依托数据库,根据设备全生命周期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建立一套差异化的设备运维体系,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最终提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绩效。
2013年6月,广州供电局开始建设资产运营监控系统,针对投资计划、主网项目管理、物资采购、招评标管理、财务管理、资产设备等业务领域,历时半年收集需求1963个。半年后,该系统完成建设,结合了PAS55管理标准和广州供电局数据仓库架构,截至目前已接入业务表单750张。根据业务系统支持度,系统可支持功能点1571个,已实现覆盖75%的原始需求,包括资产信息展示、数据质量监控指标、业务监控指标、资产绩效指标共四部分,范围涵盖资产的规划设计、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行和固定资产管理业务。
同时,依托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来自变电站、电厂、馈线、变压器、表计等设备的情况、属性和维护信息,该局进一步了解电网的“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