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欧洲、亚太地区是储能项目开展较多的地区。美国拥有全球近一半的示范项目,2013年投运了几个装机规模较大的项目,如AES位于Dayton市的40MW调频项目、毛伊岛10MW风电场项目等,使其全球装机规模首次超越日本,位居第一。欧洲近几年计划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相继在2013年开展了若干项目,涉及输配、智能城市、海岛微网等领域,特别是德国目前已有30MW的项目获得补贴。日本储能项目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仅NGK公司的装机量就超过了300MW。
中国储能项目近两年发展较快,分别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部署了一些储能项目。从应用上看,按装机容量分,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的比例最高,占51%,电力输配、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以及辅助服务也是应用的重点领域,分别占比19%、8%以及16%。伴随着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储能技术市场成为了一片“蓝海”。中国风能、太阳能“处处都有,但不是时时都有”。瓶颈是储能,储能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从技术上看,截至到2013年,钠硫电池的装机比例仍旧最高,约占45%,其次是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分别占32%和12%。全钒液流电池也开始应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调储。2013年,中国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从2012年的47.7MW上升至6,4.9MW,增长率为36%。随着越来越多的示范项目在中国运行,预计到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6.97GW(其中包含抽水蓄能、储热等技术),占2020年全国发电总装机量1800GW的7.6%。
日前,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普星聚能公司与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设立合资公司,日电以1亿美元收购万向旗下A123公司的蓄电系统集成部门(A123EnergySolutions),目标瞄准全球能源市场。日电曾是万向收购A123的同台对手。A123资产进入竞拍阶段时,万向面临的数个竞争对手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如江森自控、日电和西门子等,其中江森自控与日电结成的联合竞拍体是万向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见世界上许多公司都看好储能电池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