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电网计划(EEGI)近期发布了《欧洲储能创新图谱》报告,对欧洲14个国家储能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过去5年,这些国家公共投资和受到欧盟委员会直接资助的项目总数达到391个,总投资额9.86亿欧元。德国在推动储能产业方面的动作较大,2013年和2014年2年共计划投资5000万欧元,对新购买储能系统的用户直接进行补贴,目前已有30MW的项目获得补贴。由于这一储能补贴计划的出台,德国在未来5年的储能装机容量有望达到2GW/h。
“巨大的太阳能产量显示了德国将来需要更多的太阳能储能电池,目前已经有超过140万个光伏装置生产过多的电量,尤其是在中午阳光集中的时期。”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储能专家TobiasRothacher认为,“每一个在德国新安装的光伏装置,将推动储能电池的需求,太阳能储能电池的价格在今后几年中会大幅下降,这表明,储电池不仅数量增加是必须的,而其价格上将变得更有吸引力。”
根据欧洲市场调研机构EuPD的预测,德国对太阳能储蓄电池系统销售数量将从2013年的6000个上升为2018年的10万个以上,德国太阳能储蓄电池市场今后三年将会爆长。澳大利亚矿业发达,许多工矿区是独立电网,柴油发电比例大,矿区、公共事业、家庭储能及分布式能源市场已开始全面布局,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3000MW规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已成为微电网的新兴市场。这些地区海岛众多,无电人口比例大,鉴于岛屿的地理因素和经济状况,微电网成为最佳的解决方式。
到2013年12月底,我国累计运行、在建及规划的储能项目总量近60余个,装机规模超过80MW,包括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电站示范工程、宝清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宁夏吴忠太阳山风光储项目、辽宁卧牛石风电场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等。其中,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型储能项目占的比重较大,如东福山岛风光储柴项目、南麂岛微网项目、西藏阿里光伏储能项目、青海玉树分布式光水蓄互补系统、三沙独立光伏智能微电网项目等。这些示范项目的实施既有中国政府产业政策鼓励的因素,更主要是新能源发展,对电网稳定的市场需求推动企业不得不建设储能装置。但我国目前还缺乏系统的鼓励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主要靠企业自发建设,价格政策也不明朗,我国的储能产业面临技术、应用和市场机制的三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