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这也是第一部国家碳市场法规,对国家层面的碳市场建设给出了相关政策及思路。
《办法》主要对碳排放交易中各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在两级管理的框架下,分别对覆盖范围确定、配额总量确定和配额分配、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系统、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配额清缴的管理进行了部署,将为2016年~2020年全国碳市场的全面启动及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电力碳交易大有文章可作
回顾碳市场的产生,与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密不可分,这一国际协议使温室气体排放权利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具备了商品的价值以及交易的可能性。今年11月12日,中美双发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出,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这一郑重承诺既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种态度,也是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情况下的自我救赎。
自深圳、北京等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以来,低碳发展的探索轰轰烈烈。截至2014年8月底,拥有最多控排企业的深圳,除635家控排企业和197家建筑物外,还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开放,吸纳了各类会员约500户,使会员总量达到1302户。此外,北京纳入企业约490家,上海纳入191家,广东242家,天津114家,湖北140家,重庆240家,7试点纳入企业总数约为2000余家,共累计成交数量1260万吨,成交金额近5亿元。
具体到电力行业,7个交易试点都将电力行业作为首要控排对象,除湖北外,其余6试点均发布了碳排放量化和报告 指南。根据此前各试点发布的控排企业名单,共有1家电网公司和155家发电企业被囊括其中。发电企业中,广东包括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在内共有85家、湖北24家、天津17家、上海14家、深圳8家、北京7家,唯一的电网公司来自北京试点,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的大户和碳减排的重要行业,极大地影响着碳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性。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201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同时电力行业也是实施碳减排的重要行业,2005年~2012年,电力行业累计实现减排超过40亿吨。”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说,碳市场发展将对电力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亟须对我国碳市场发展模式和趋势进行研判,深入研究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的关键问题,提出电力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策略和措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