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然,像工博会这些超大型的展览会,参展企业数千家,虽然分成了不同的专业战区,但同一行业的展区,企业也有百来家。在众多的企业中,参观者还是选择性地给予那些本来就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较多关注,也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些品牌的东西要好于其他品牌,因为刻板印象一旦形成,趋势思维使得人们接受新的认知要变得更困难。所以国内那些品牌知名度不算高的电气企业参加这种大规模的展会,很难成为注意的重点,品牌传播效果也大打折扣。而那些中等规模的行业论坛活动,主办方经常号称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规模,可实际上,是几个不同主题的论坛同时进行,参加所有这些论坛的人一起加起来才达到所说的规模。而且观众的成分太复杂,这些来的观众不单纯,很多人并不是你的下游客户,而是你的上游商家,他们参加这个展会,很多并不是为了寻找他们满意的产品和企业,而是趁机向参展企业推广他们自己的产品。所以行业展会作为会议营销的方式,存在以下三大缺陷:
一、参展企业多,难以集成为焦点
二、观众太复杂,目标客户来得少
三、展览费用贵,传播效果较有限
接下来,再说说,企业自己组织的小型交流会效果如何?
近年来,电气设备企业纷纷不断举办自己的各种营销会议,诸如经销商大会、新品发布会,技术交流会、设计院会议等等。电气企业确实通过自己举办的会议活动,在宣传企业、产品和客户关系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这种宣传效果的范围有限,因为参加会议的人数有限,一般小型的会议50-60人,大型的100-200人,而且参会人员很多本来就对该企业比较熟悉的,所以企业自己办会议活动,更多的是在于一种互动交流和情感关系的加深,而在品牌推广传播上收效甚微。
突破会议营销的瓶颈 看看鸿雁是怎么做的
鸿雁作为电气领域的民族品牌,近年来在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上迅速提升,这一方面源于鸿雁电力电气的技术创新和专利发明能力使得新产品不断投入市场,并获得行业的好评和市场的认可,各种行业评奖总能看见鸿雁产品的“身影”,如“中国电气十大创新产品”、“电气行业十大品牌”、“房地产采购工程优选品牌”等。各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也总能看见鸿雁产品的应用,如贵州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贵阳花果园”、海亮地产在宁夏等地开发的“海亮国际社区”项目,浙江“舟山码头”、云南数据中心项目“阿里云”等。另一方面,鸿雁加大了品牌传播的力度,不仅与行业权威杂志低压电器、现代建筑电气等进行广告合作,在网络传播渠道上,与北极星电力网和慧聪电气网开始了新的合作,而且参加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锻压协会、等十余家行业协会,加强与协会的联系,并且积极参与电气领域各项新新标准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