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导读】媒体报道:国家能源局决意放行交流特高压,4条工程获批。
央广网财经北京5月12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一份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制定的电网投资方案,已经通过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很快也将获得国家能源局的批复。这份方案涉及投资超过2000亿人民币,内容包含建设十二条贯穿中国东西部的输电通道,其中包含4条特高压交流工程,这意味着,特高压交流获得国家能源局放行。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此做独家解析。
记者:多年来,围绕特高压特别是交流特高压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之前有行业媒体分析称,特高压获批和建设进程有望在2014年全面提速。今天媒体报道中提到4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其中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4月份确实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那么,关于其他11条工程也将获得国家能源局的批复。消息属实的可能性大不大?
记者:肯定是属实的,因为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这些工程,而且大家很希望能尽快把这些工程建成。一些地区现在面临比较大的雾霾治理、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大家都希望通过特高压输电,优化配置资源,减少能源的浪费,减少通道建设的压力,同时也减少其他的一些能源,比如像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搞特高压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记者:力推交流特高压的国家电网认为这个项目优势明显,可以解决新能源消纳、区域电力资源平衡和治理雾霾等问题。什么是特高压,什么是交流特高压?为什么说它能治理雾霾?
韩小平:所谓特高压就是比普通我们所用的高压更高一个等级,一般我们最高的输电能力大概在50万千伏,如果再高一个等级,就要达到1000万千伏,至少翻一番,它的输电能力会有几倍的提升。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必须建设一些比较大的电网,因为中国的资源配置存在局限性。中国有大概8.7亿人口居住在200万平方公里这么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和华北地区。目前我们每年要烧24亿吨的煤,每平方公里大概是1200吨,一些地方比如说上海,每平方公里要烧将近1万吨的煤,对应的环境压力很大。而交流特高压技术在资源配置上是比较灵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