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与电网一体化的优势在电网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时表现得最为明显,这在近年电网有效应对“4˙20”芦山地震、2013年东北暴雪等重大灾害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验证。
国外也曾陆续发生过一些大面积停电事故,从对历次事故的分析调查结果来看,调度与电网分离、责任主体分散,是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坚持输配电网、调度一体化管理,是我国电网多年来实现安全运行和快速发展的体制基础,也是国家确保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统筹能源资源调配,高效率组织抢险救灾的重要体制保障。
交易机构设置在电网内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电力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电力供需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曾鸣认为,在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当前阶段,交易机构设在电网企业内部,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操作复杂性、提高交易效率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现有的电力交易平台,需要电网企业的各级调度机构、复杂的调度系统作支撑,并组织人员进行大量、频繁的安全与交易校核,这需要电网企业各级营销机构的抄表、结算、收费等多个系统作支撑。目前,整个交易平台的运营管理已经无缝嵌入到电网企业的一体化调度体系和服务几亿用户的营销体系中。
如果电力交易平台独立于电网企业,将需要重新组建电力交易机构、配置人员、构建信息系统等,无疑增加电力市场运营的管理成本。另外,独立的交易机构很难及时全面获取电网规划建设、生产维护、电力供需等市场信息,电网与交易机构协调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将进一步加大。
同时,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与电网企业的协调效率将大大降低,这将导致大电网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并网、输送与消纳,不利于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电网和交易一体化完全能够实现公平、高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