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薛禹胜:多种储能技术发展寻突破(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微能源    2014/4/15 13:46:13  我要投稿  

“我们急需一个顶层设计来解决技术与非技术之间的糅合问题,在逐步完善防御体系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充分做好风险管理的预案,安排好各种防御措施,扩展一般意义上的‘三道防线’概念,以应对极端灾害事件。”薛禹胜解释,“比如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如果能将信息采集扩展到电力系统之外,前移到气象领域,就有可能预测冻雨、台风与雷击的趋势,留出更长的时间来准备预案,调度救灾物资及部署抢修队伍。”

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主任江秀臣介绍说,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在新能源接入、智能输配电、智能配用电、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运行五大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积累,其研发成果1.5兆瓦-3.6兆瓦全功率变流器、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状态评估、线路和配网故障定位、提高输送容量、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以及主动配电网等技术已获得广泛认可。

“我们需要一种可持续化的商业发展模式,将新能源示范项目变成可持续发展产业,电力市场在发电和售电端都需要改革。”刘东表示,“如果可以通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一些相关企业,加上灵活的市场机制以及资本投资构建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优秀能源类企业藉此契机由小做大。”

“用户是智能电网发展的最终推动者和受益人。用户如果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智能电网建设当中,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将十分困难。”刘东说。

多种储能技术发展寻突破

薛禹胜表示,尽管各国已加快储能和智能输配电系统的研究和建设,但工程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实验室和示范工程的初始阶段。这些示范工程显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平滑负荷和提高能效的新手段。

“短时段高功率的储能可以采用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手段,例如用于暂态稳定或低频振荡控制。但长时段的大规模电力储能还要寄托在化学储能上。”薛禹胜告诉记者,真正实施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电储能的应用一方面要求转换效率以及单位能量密度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其安全性以及对接入电网的适应性问题,这对材料科学提出了直接要求。”刘东表示,储能环节是智能电网构建及实现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电力储能技术也正朝着转换高效化、能量高密度化和应用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