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公司提交<华东电网发展情况调研材料>和国网公司华东分部提交<华东电网发展情况汇报>和该工程必要性等论证报告,包括其代表发言,皆按国网领导刘振亚提出的三大必要性作为构建华东交流特高压工程的主要理由:
(1)华东建设交流特高压电网就是为了接受区外交流特高压来电。
(2)华东500kV电网不能承受多回直流同时闭锁的冲击,特别是不能承受将来更大的直流(如±1100kV、1100万千瓦)闭锁的冲击,只能靠交流特高压电网。
(3)华东500kV电网不能解决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只能靠交流特高压电网。
针对这些理由,本人逐一进行分析
1、区外远距离受电可主要依靠直流输电解决。
欧美俄日曾为“远距离输电”研究应用交流特高压失败,为什么国网公司要重走世界已失败的道路?回顾上世纪前苏联为实现交流1200kV的长距离(1905公里)输电,在1985~1994的9年运行中,电晕损耗特大,过电压问题特严重,不得不在线路上都装设100%补偿的并联电抗器,结果最多只能送电160万千瓦,实践证明前苏联经历多年也不能解决其技术风险,又极浪费投资,不得不永远降压500kV运行了。日本东京电力曾建1000kV线路,但未建变电站,只能500kV运行。
上世纪世界各国为“远距离输电”,对直流输电成功地应用可控硅代替了水银整流器,从而既安全又经济地达到了“远距离输电”的目的,结果同为“远距离输电”而研究的交流特高压在世界上确无实用价值了。
1965年以来世界上曾发生了25次电网重大停电,我们为什么从不发生?上世纪70年代末,电力部工作组不仅调查分析国内事故,还分析了全世界大停电,认为:“连锁反应造成大停电的原因-不受控制的系统结构和保护”,所以制定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可靠的交/直流、“分层”“分区”的电网结构,“分散外接电源”的电源结构和控制不同故障的“三道防线”,系统失稳可能偶而发生,但不能造成大停电;而且由于区间为直流联网,任一区故障/失稳都不会波及邻区。但采用交流特高压联网就完全违反《导则》“分层”“分区”和“分散外接电源”的规定,所以必然步入重大停电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