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能改革的大局
理论上来说,如果电价补贴被取消了,由于价格变得更加市场导向,那么它们将会持续上涨,直到电力生产商和经销商的资产收益与资产成本相抵。随着火电厂和电力经销商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theweightedaveragereturnsonassets)由2011年的0.2%,上升到2013年的3.9%,这个差距已经缩小了。然而,这个部门的资产收益仍然低于平均最优贷款利率(theaverageprimelendingrate),一个测量资产成本的中介变量(proxy)(见图3)。
发展会不会持续,这并不清楚。在2008年到2012年,作为宏观措施的一部分,收益被国家压缩了,以刺激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倘若煤炭价格再次上涨,国家仍然掌握着最终用户价格的绝对控制,进而限制上涨上网电价的转嫁效应。上网电价每年5%的调整门槛,同样余留了很大空间来再一次压榨火电厂。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市场电价改革持续下去,这有可能会导致更高的价格。对早已苦于劳动力、资本和汇率成本挣扎的制造业来说,更高的价格会是额外的挑战。一些公司会继续挣扎,而另一些则会通过使得成本节约下降,提升产品价值,走出困境。
相对于服务业而言,额外的价格压力可能会减缓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自1960年以来,去年是第一个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的年份。随着中国进一步转向电力的市场定价,我们应该预料到,服务业会持续成为最大的获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