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新能源(公司)已决定撤销,除了两处煤制气项目,其他项目均将被剥离。”1月6日有中海油总部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则传闻。
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原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十分看重的利润孵化器,它主要包括风电、煤制气、动力电池、生物质能、太阳能及氢能等业务,一直被中海油列为其六大业务板块之一。
然而,自成立以来除2012年盈利外,新能源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被剥离是早晚的事情,“公司是靠效率和回报生存发展的,只是理念正确而长期没有回报的业务不应该长存”,有知情者认为。
事实上,不仅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也在缩小在新能源、特别是风能等概念领域的投资,以便在目前情况下更多盘活资产。
“目前新能源、特别是风能等领域并没有可以实现的盈利环境,不论政策法律环境还是硬件设施都不具备合适的投资环境,也许等一些小公司通过自己的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后,石油央企再通过股权收购的模式进入更合适。”上述知情人士称。
反观国外,正是采用这种模式,在2009年页岩气革命前,美国非常规资源市场也主要是以中小公司为主,直到XTO等中小公司突破了技术瓶颈后,埃克森美孚等才迅速出手全资收购了这些中小公司,进入这个领域—2009年12月埃克森美孚一次斥资400亿美元全资收购XTO即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