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南京市溧水区柴山村,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横穿村庄的宁溧公路西侧,坐落着一座造型古朴的两层建筑。若没有门口的标识牌,很难有人能够想到这是一座变电站。这就是10月12日投运的南京地区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柴山站。
10月30日,笔者跟随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溧水县域检修分公司二次班班长陈洪来到该站进行日常巡视。
细节体现低碳环保
在柴山站门口,陈洪轻轻刷了一下门禁卡,大门就缓缓打开了。陈洪介绍,该站所有门均装有智能门禁系统,一张小小的智能卡代替了传统的一大把钥匙,十分方便。
步入站内,笔者留意到,道路两旁安装的都是太阳能路灯。路灯顶上是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白天蓄电,晚上路灯便自动亮起。“即使是阴雨天,电池板所蓄电能也能持续使用五天左右。我们站装了12盏太阳能路灯,每年约摸能省下近15万元的电费呢!”陈洪自豪地说。
不仅如此,这座智能变电站在建筑、暖通空调、消防等方面也有着“神奇”之处——
主控楼内所有房间均采用新型LED灯具,相对传统变电站,每天减少电能损耗约7%;全站采用中水处理系统,可对雨水进行循环再利用,每年减少污水排放2000余吨,节约用水4500余吨;主变压器采用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和节能电机、风扇,所有房间内采用直流变频空调和节能温控电采暖……这些细节无一不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更大幅减少了站用负荷。
整体布局优化节约
与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组成不同,柴山站自动化系统首次采用了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三层两网”的结构模式。作为南京地区首座全户内智能化变电站,柴山站全站一、二次设备采用了模块化组合布局,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
笔者看到,主控楼的楼道一侧整齐地排列着110千伏GIS智能组件柜,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装置全部装在柜中。“我们站采用了先进的光缆传输介质,用来代替传统的控制电缆,不仅失真率小、时效性好、可靠性高,还节省了大量缆材,全站控制电缆长度由15千米左右降至4千米左右!”陈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