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度高的特点,保护室内布置了主变保护、线路保护、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故障录波装置、网络分析仪、通信、远动等二次设备,一室多用的设计理念提高了房间的利用率;各电压等级均采用就地下放的一体化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智能装置功能,按间隔分散布置于就地智能组件柜中,更减小了保护室的占地面积。
“比起常规110千伏变电站,二次设备高度智能、就地下放布置的设计,让我们站的占地面积节约了20%,建筑面积节约了18.3%,由此带来的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用量也节约了6.3%。”陈洪说。
领先技术体现智能
柴山智能变电站跟常规110千伏变电站相比,智能化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陈洪带着笔者逐一进行了探访。
在工作区,陈洪打开一个箱柜,指着里面一个上了锁的长方体黑盒子说:“这就是一次设备里的智能设备。别看它体积小,通过它就能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在线监测,并上传至调度主站。这样,我们在调度主站监控室就能对变电站所有主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实时了解变电站的运行情况。”
据了解,柴山站采用了一体化监控系统,所有智能设备均按统一IEC61850建立信息模型和通信接口,并接入变电站通信网络,设备间也实现了无缝连接,可实现全站统一的数据处理和通信。在线监测范围除主设备外,还延伸到了站内环境温湿度,以及空调、水泵、消防、照明、风机、门禁、有害气体、红外周界等所有设备情况。可以说,对柴山站的监测是全方位不留死角的。
陈洪告诉笔者,基于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一键式顺控功能,是柴山站的另一大特色。
与常规变电站完全不同,一键式顺控可以按照倒闸操作票的要求自动执行操作票,极大地提高了倒闸操作的效率。“以往我们要在变电站开展停电检修,必须在电脑中输入断开开关、拉刀闸等多条指令,操作上大约要半个多小时。而在柴山站,只需要输入一条指令即能完成以上所有操作,时间仅需两三分钟,效率提高了10倍!”陈洪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