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政策不确定性成可再生能源大敌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 张琪 王海霞    2013/10/23 9:50:33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保罗-弗兰克尔(Paolo Frankl)拥有能源和环境技术博士学位,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有20多年工作经验。2007年加入国际能源署(IEA)的他,现任IEA可再生能源部主管。10月16日,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记者就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采访了保罗˙弗兰克尔。

记者: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很多国家的风电产业都在经历发展萧条期,你能否从宏观视角为我们分析一下出现萧条期的最主要原因?

保罗-弗兰克尔:不同国家的风电发展面临不同的挑战,所以,他们应对的政策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政策的不确定性其实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敌人。比如说,美国对风电实施生产税收抵免政策,但是该政策能持续多久往往受到美国政党斗争的影响,有很大不确定性。

所以,我呼吁政策决策者,首先要制定可预测的政策,政策中的经济刺激成分可以少一点,但必须是长期的、可预测的,否者就会让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产生巨大波动,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比如,由于经济危机,欧洲一些国家削减了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导致201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同比下降了12%。这也是风电萧条的主要原因。

记者:你对中国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何建议?

保罗-弗兰克尔:得益于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低成本的融资,以及整个行业的综合实力,中国的风电发展势头良好。但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比如说风电的发展速度快于电网的建设速度,导致风电发出来后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传输,造成所谓的“弃风”现象。中国的优势风力资源集中在偏远地区,而电力资源集中消费区却在发达的城市,需要长距离的电力输送,这就对电网的承载力和建设速度提出了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调,IEA已经发出信息,建议中国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的努力。

记者:欧洲国家也有类似问题么?

保罗-弗兰克尔:是的,比如德国,该国北部风力资源丰富,但电力需求多在西部和南部,同样需要长距离传输。另外,在很多欧洲国家建设输电线路往往遭到民众的反对,因为很少有人愿意输电线铺设在自家后院。所以,未来风电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更好地融合风电和电网。在这方面,丹麦、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做得很好,它们的电网更具灵活性,可以更好地消纳风电。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