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9月12日,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国网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武峰就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可否谈谈您对电能替代如“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有何看法?实施电能替代对保护环境有什么积极作用?
李武峰: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比较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从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比重较高,而反映国家生产活动与生活水平现代化程度高低的电气化水平还比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成为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开展电能替代工作,有利于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当前,我国环保形势严峻,严重雾霾频发。电网企业应积极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尽快把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远距离输送到负荷中心;另一方面,要在终端用能环节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以显著减少城市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活环境。
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2020年我国轿车保有量预计将达1.2亿辆,如果20%是小型电动汽车,每年可节省汽油约2300万吨,相当于提炼近1亿吨原油的汽车产量。因此,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对我国能源安全产生深远影响,也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空气严重污染的重要途径。
记者:电动汽车市场的前景可观,但是目前我国居民购买电动汽车的比例还比较小,是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在技术、产品、营销和运营服务等方面,您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李武峰:目前,居民购买电动汽车的比例较小,主要有几方面原因:第一,受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水平的限制,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有限,很难让用户把电动汽车作为家庭购置第一辆车的选择;第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充换电服务网络,用户对购买车辆后如何实现电能补给存在忧虑;第三,受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限制,动力电池价格较高,而且循环寿命有限,导致电动汽车销售价格偏高,动力电池后期更新成本较高。